現在的問題是,是否要遵照李瑁的旨意率兵攻打潼關。明顯經過長安大戰之後,李瑁暫時無力攻擊潼關。而若不奪回潼關和洛陽,長安其實還處在隨時被叛軍攻擊的位置上,李瑁也不會安穩。李瑁此舉便是利用自己的神策軍替他穩固局麵。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但即便如此,王源和高仙芝還是決定兵發潼關,這倒不是因為李瑁的聖旨的要求,而是這原本就是王源和高仙芝定下的計劃。無論如何,先平叛後解決其他問題已經是兩人的共識,哪怕就算被李瑁有所利用,那也隻能先讓李瑁偷著樂去。
決定下來後,次日上午,大軍從棗林鎮開拔。從長安城南三十裏外浩浩蕩蕩的開過,直奔長安以東的潼關而去。在神策軍大軍通過長安境內之時,數萬回紇騎兵在十裏外進行著嚴密的警戒,王源和高仙芝知道,那是用來防備自己的。兩人嗤之以鼻,神策軍絲毫沒有因為他們而做什麼應對,施施然途徑而過。
……
十二月二十一日,神策軍抵達潼關,稍加休整,便開始了對潼關的猛攻。
潼關的地勢,從西往東攻擊,地形險要易守難攻。但從東往西攻擊,那卻容易的多了。潼關以東地勢平緩,這座關隘本就是為了保護關中之地的都城長安而建,所以這樣的地形也不足為奇。雖然守關的叛軍在潼關東麵修建了不少工事和防禦設施,守關的兵馬人數也有六萬之眾,但在麵對神策軍的強大攻擊麵前,這些都土崩瓦解。
神策軍的神威炮一發威,霹靂彈數百顆一落進潼關內外的工事和城防內一開花,叛軍便立刻知道這關隘守不得了。這麼小的關隘,兵馬又多,被神威炮這麼堵在裏邊轟炸,那豈非活活挨打。於是攻城戰開始的第二天,神策軍甚至沒有進行像樣的進攻,潼關守軍便分崩離析,守將帶著六萬兵馬逃之夭夭。
臘月二十三小年夜,王源的大軍正式占領了潼關。此關收複,預示著長安城的安全得到了極大的保證,而且通向洛陽城的最後一道障礙被一腳踢開。東邊的大楚國都城洛陽城就像是被拔了衣衫的女人**裸的暴露在攻擊之下。
臘月二十五日,李瑁派人前來宣旨。嘉獎了王源和高仙芝一番後,聖旨下達了讓王源和高仙芝暫緩進攻洛陽的命令。說什麼年近年關,且待年後進攻,讓將士們安穩過個新年雲雲。在王源和高仙芝看來,這道聖旨是很奇怪的,攻破潼關後豈能不一鼓作氣攻擊洛陽,此刻停兵於此,豈非是給了叛軍準備的機會。而且很有可能會節外生枝。
兩人商議下來,得出了唯一的可能,那便是李瑁根本不希望神策軍攻下洛陽,也不希望神策軍收複任何一座大城池。因為每收複一寸土地,王源的威望便高一分,功勞便大一分,民心便向一分,這恐怕是李瑁最不願看到的。
王源倒是不在乎什麼軍功和奪城,王源隻是憂心於事情有變。叛軍現在被逼到了牆角,很難說他們會做出什麼瘋狂的舉動來。趁勢追擊,哪怕便是將叛軍盡數逼在洛陽城中,也比呆在潼關讓他們自由自在的亂來要好。
然而,李瑁既然下旨了,自己既然還不想在這時候和他撕破臉皮,那這聖旨便不能違背。王源隻得下令兵馬在潼關駐守休整,一方麵密切派人注意叛軍的動向。
新年很快到來。除夕之夜,王源邀請了軍中將領聚集一堂,以簡陋的酒菜設宴,權當是新年的年夜飯。眾人喝的薰薰然,都已經有些失態的時候,有親衛匆匆而來,向喝的醉眼惺忪的王源稟報了一個消息。這個消息一下子便讓王源的醉意頓消。
……
長安失守的消息在二十多日前便傳到了洛陽,得知史朝義殺父獻城投降的消息後,安慶緒怒不可遏,在寢宮中打砸怒罵一番後,急急忙忙召來嚴莊商議對策。
近幾個月來,嚴莊過得很滋潤。自從協助安慶緒即位之後,嚴莊變成了大楚國的實際掌權者。不但身任丞相之職,還手握著大楚國除了史思明所部的十幾萬兵馬。安慶緒對嚴莊以兄長稱呼,對嚴莊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嚴莊知道,隻要能讓安慶緒吃好玩好樂好,安慶緒便什麼都不會想,所以嚴莊投其所好,讓安慶緒盡情享樂,軍國大事甚至都不去稟報安慶緒。因為安慶緒也不會怪罪他,去上奏了,也不過是一句:“兄長見事為之便可,兄長辦事,朕豈有不滿意之理。”。這種情形下,大楚國的皇帝與其說是安慶緒,還不如說是嚴莊來的準確。
但嚴莊確實是想有一番作為的,他可比安慶緒清醒了不知多少倍。安慶緒可以花天酒地的享樂,他嚴莊可不能這麼幹,否則大楚國便完了。
李瑁登基的消息傳來時,嚴莊著實高興了一番。因為他覺得,皇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李瑁來繼承,李瑁跑去靈州登基,卻不在成都登基,這說明裏邊是有貓膩的。嚴莊覺得,大唐內部一定會因為皇位的爭奪而起紛爭,這正是自己希望看到的。然而,接下來的發展卻讓嚴莊甚是驚訝。大唐內部非但沒有內亂,而且傳來消息說,玄宗竟然退位為太上皇了,也就是說李瑁的繼位竟然是合法的繼承,而非自己所想的那般複雜。
那麼問題來了,李瑁繼位後立刻聯合了回紇十萬兵馬攻打長安,這問題可就嚴重了。雖然在嚴莊看來,史思明遲早是要翻臉的,但他畢竟駐守在長安,吸引了所有的注意力。他現在是眾矢之的,所以洛陽才能這麼安穩。長安若失,下一步也就輪到洛陽了。
大唐猛攻長安的時候,嚴莊本來是有心去命潼關的兵馬救援的。但考慮再三,嚴莊還是放棄了。因為在嚴莊看來,光是一個王源的神策軍便讓人頭痛不已,在加上李瑁的十六萬兵馬,長安城是必失的。自己與其命潼關的兵馬去救援,還不如保存實力,早做打算。
長安陷落的消息傳來,嚴莊正在府中同幾位幕賓喝酒聊天。消息傳來,幾位幕賓驚的麵無人色,而嚴莊卻麵不改色若無其事,端著酒杯的手連抖都沒抖一下,因為這件事他早就預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