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六章 駕鶴(3 / 3)

李貞元明白王源的意思,天氣酷熱難耐,屍體很快便要腐敗,不能耽擱時間。當下忙張羅棺木,收斂李宓。王源靜靜的坐在李宓屍體旁良久,這才在趙青等人的勸說下出來。

夜晚的州衙大廳上,燭火搖弋。王源高仙芝以及軍中將領皆在此處。王源沉悶的坐在案後,半晌也不說話,臉色甚是悲戚。傍晚時分,王源率眾人送李貞元扶靈回歸成都之後,回到州衙之中,王源便一直悶悶不樂的坐在那裏不說話。眾將也不敢出聲,隻得陪著他悶坐,廳上氣氛沉悶之極。

終於,高仙芝輕聲開口了。

“賢弟,節哀順變,李老將軍仙去,眾人無不悲痛。但切不可因為此事而亂了方寸,眼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賢弟決斷呢。”

王源輕歎一聲,在燭火的陰影下抬起臉來,點頭道:“兄長說的很是,我不該因為老將軍之死而頹廢。我們的麻煩還很多。”

高仙芝道:“傷逝悲痛乃人之常情,也不必自責。賢弟,關於目前的局麵,你心裏是怎麼打算的。”

王源看了一眼滿堂將領,沉聲道:“諸位兄弟,有件事跟你們通報一下。柳鈞的三萬騎兵已經從長安西北橫穿長安城西州縣之地,穿越秦嶺山口抵達金州。金州也已被柳鈞攻克。但他的騎兵繼續休整,我已經命他率軍回歸通州休整。鑒於目前的局麵,大軍整體都需要好好的休整,物資糧草都需要補充,故而大軍不必回成都了,就在慶寧二州休整待命。”

“遵命。”眾將齊聲應諾。

王源頓了頓,繼續道:“朝廷這次趁我大軍離開蜀地的機會發動進攻,這是不宣而戰之舉。本人和你們都很氣憤。我已經寫奏折送往長安,要求陛下解釋此事。但其實李瑁的解釋無關緊要。這次之所以他們退兵,是因為他們被堵在寧州無法前進,見我大軍歸來,騎兵斷其糧道,不得不撤兵罷了。我們現在要做的便是募兵厲馬,迎接接下來的戰鬥,因為朝廷不久後一定會對我發兵討伐的。”

劉德海叫道:“大帥,這一次一定要讓李瑁解釋清楚。幹什麼背後捅刀子?”

王源苦笑道:“你指望朝廷認錯麼?他們一定會有理由搪塞的。譬如他們會說,李珙他們逃回了慶寧二州,所以朝廷的兵馬是為了他們而來。這樣便冠冕堂皇了。這也是為何我們現在不能主動對他們進攻的原因。”

“大帥,不是卑職多嘴,咱們管那麼多作甚,直接出兵幹他娘的便是了。事情到了這一步了,咱們便是反了又當如何?幹什麼有這麼多的顧慮?犯得著跟他們鬥心思麼?”劉德海大聲嘟囔道。

劉德海此言頓時引起眾人共鳴,眾將一起大聲附和道:“劉將軍說的對,咱們扯旗幹了便是。朝廷算個屁,李瑁算個球,大帥何必再顧慮太多,咱們起兵打到長安去,將李瑁趕下寶座去。”

王源皺眉擺了擺手,待眾人安靜下來後沉聲道:“諸位兄弟,有個道理我一定要跟你們說清楚。我王源不是安祿山,我並不想和安祿山一樣,被萬世唾罵。”

“大帥,安祿山怎能跟您相比?您為大唐殫精竭慮,為大唐立下莫大功勳,那安祿山如何能比得上。現在是朝廷先動的手,李瑁根本就不是什麼好東西,他遲早要出兵討伐我們。大帥這時候可不能心存顧慮。”宋建功大聲道。

王源搖頭道:“宋將軍,你沒明白麼?朝廷一定會為這次進攻找個冠冕堂皇的理由的。這種情況下,我們騎兵便真的是反叛了。而我是不願這麼幹的。天下的百姓也不喜歡再有一個叛賊出現。百姓的力量不可忽視。我怕的不是朝廷,我怕的是天下人心和悠悠之口。”

“可是大帥,卑職敢肯定,天下人尊崇大帥,比尊崇李瑁要多得多。大帥您難道感覺不到麼?李瑁為大唐做了什麼?大帥為大唐又做了什麼?天下人難道都是瞎子麼?”宋建功激動的叫道。

王源微笑道:“正因為天下人尊敬我,我才不能此刻扯旗而反,那會讓天下人失望的。”

宋建功氣的跺腳長歎,劉德海也氣的眼珠子亂轉,他們根本不知道大帥為何如此顧慮重重。都到了這個時候了,還說出這樣的話來,大帥什麼都好,但在這件事上實在太優柔寡斷了。

“婦人之仁。”幾乎所有人心裏都這麼評價王源的固執。

高仙芝見狀忙開口道:“諸位,今日且不談此事,諸位將軍回營去休息,這件事擇機再論。大帥也累了,都散了吧。”

眾將不滿的議論紛紛的離去後,高仙芝卻留了下來。

王源托著腮看著燭火出神,高仙芝在他麵前坐下,笑道:“賢弟,你把他們都氣壞了。他們今晚恐怕是睡不著覺了。路上他們便商量了,回到蜀地便請求起兵直搗長安,你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呢。”

王源咂咂嘴道:“我不潑冷水難道火上澆油麼?我神策軍雖然百戰百勝,但現在騎兵的時機可不成熟。一來沒有起兵的借口,二來,此時我並無勝利的把握。照他們的性子,現在就要起兵去追李光弼,這可能麼?況且驕兵必敗,你難道沒察覺他們現在開始膨脹了麼?”

高仙芝笑道:“原來如此,你是因為這樣才給他們潑涼水。不過你說的也是,現在時機確實不成熟。雖然朝廷偷襲了蜀地,但正如你所言,他們大可說是追逃李珙等人,我們也無話可說。我們此時起兵,倒是給他一個潑髒水的機會了。”

王源搖頭道:“這是小事,我並不怕他潑髒水,我本也不是什麼幹淨的人。我說的借口是其皇位正當性的質疑的證據,有了這個正當的理由,我們才可以肆無忌憚的出兵。現在所有積累的聲望和民心都會在起兵之後消失殆盡,這才是我不願意輕易答應公開起兵的原因。”

你說的這個理由真的這麼重要麼?”高仙芝沉默半晌,終於問出這個問題來,這也是他不太理解的地方。

“是的,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能否成事的關鍵。要知道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欲奪天下而不得,原因何在?那便是沒有考慮清楚這些。兄長啊,武力可以成事,但武力絕不可得人心,即便成事,也是個亂紛紛的局麵。甚至可能造成各地割據,諸侯並起的亂局。我不想永遠奔波在滅火的路上,所以必須要考慮如何才能一勞永逸。這便是人心層麵的東西了,絕非武力可成。我說這話,你應該能明白的。”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手機版閱讀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