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後收到李孝逸的上書,十分高興,心想:你們這些男人也有不如女人的時候。
徐敬業固守下阿,臨河對敵。
雯珺和李孝逸在對岸看徐敬業處形勢。李孝逸道:“監軍,如今敵軍布陣已久,士氣衰弱。現在順風勢強,我即引兵渡河,那時,命士兵縱火燒蘆葦,定讓那徐敬業束手被擒。”
雯珺則心不在此,她隻希望趕快破了此關,如此揚州便可收回,自己也能救回夫君了。
李孝逸向前一步,道:“全軍準備出擊,與徐敬業叛軍決一死戰。”
就這樣十萬大軍是浩浩蕩蕩,泰山壓頂般向對岸衝去,叛軍一見心裏早涼了半截。徐敬業揮著刀喊道:“不許退,拚死抵抗,否則軍法處置。”
大軍快到對岸時,船上的弓箭手便射出帶火的箭去,頓時河岸蘆葦燒著,熊熊大火燃了起來。叛軍立刻向後撤退,就在這時,船加快了速度,待蘆葦燒盡時,大軍已衝上了岸。
頓時喊殺聲震天,刀光劍影縱橫,血肉模糊的場景一幕幕上演,叛軍被斬首七八千人,被踩死的,掉進河裏淹死的,燒死的不計其數。
徐敬業一看,大勢已去,連忙騎馬向江都逃竄,準備攜帶家眷乘船逃往外國。這條路其實他早早就開始準備了,為此還藏了很多寶物在船上。
而這些也在向蘆算計之中,他早早就以駱賓王的口令支開了看守船隻的舊兵,換成了自己的假兵,偷偷將財寶都轉移到了自己手裏,隻留下少部分體積大但不值錢的東西。
徐敬業逃回江都後,立刻便讓人保護著自己的家眷,登上了船隻,快速向出海口進發。徐敬猷和駱賓王也趕快上了船,匆匆選擇逃命,向蘆則在江都安心等帶著大軍前來。
徐敬業一行人到了海陵地界,卻突然遭遇了大風,不得不往潤州前進。
而船上一位將軍則站了出來,道:“大都督,還要去哪呀?”
徐敬業見王那相不懷好意地笑著,怒道:“王那相,你要幹什麼?要造反嗎?”
“造反,是平叛吧!幸虧有人送信給我,勸我用你的人頭換性命,你自己想死,我們大夥可不想。”
徐敬業一聽立刻拔刀,可還沒拔出,就被王那相砍死,割下了頭顱。而徐敬猷和駱賓王同樣未能幸免,都被殺死割下了頭顱,徐敬業的家眷也被押回了江都,等待天後處置。
不用多說,那封信乃司馬向蘆匿名縮寫,對於盜取了大量財富的司馬向蘆來說,怎麼會讓徐敬業一幹人等活著呢?
向蘆在司馬大宅中等候著大軍進入江都,可他怎麼也不會想到,進入江都城的會是自己的妻子卓雯珺。
苓兒則滿心歡喜地期盼著能與向蘆終老揚州,不再回到長安。
秋天即將過去,冬天慢慢地進入了揚州地界,雯珺覺得有些寒冷,她騎著馬隨李孝逸進入了揚州城中。
雯珺進了都督府衙,便立刻命人打聽司馬向蘆的住所,準備親自前去看夫君,給他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