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白手起家談何容易(2 / 2)

好幾天,他都在步行街壓馬路的工作,在這短短2千米的步行街上,來回反複走了多趟,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各家導購員們忙碌的身影,他發現自己一直找不到突破口。

這個也很正常,像上下九,北京路這樣的步行街,它們在全國都排得上字號的商圈裏,商鋪根本不需要貼招租,都是上個合同期還未到期,很快下一家就已經定下來了。

這裏的房東根本不用擔心店鋪會租不出去,隻擔心自己號碼被人知道的多了,不管有沒有實力,甚至是閑聊的人都會打電話過來問問租金價格,被騷擾到煩了。態度自然也就沒那麼好了。

所以,真正的房東自然也不願對外透漏自己的聯係方式。

不但找不到房東,這種商圈裏,你連二手房東(就是店老板)都很少能碰到。

能在步行街開店的人,真正的老板肯定不會經常待在店鋪裏,偶爾去一次,解決一些重要的問題罷了。

他被打擊的垂頭喪氣,同時也對自己等人一直認為開店是輕而易舉的想法,產生了巨大的動搖。

這一家店都這麼難開,後麵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在他垂頭喪氣,四處找合適租金,合適地理鋪位的時候,他準備回租房處,還提前了三個站下車。

他想在自己住的附近好好熟悉一遍。

他把整個商圈都走了一遍,還把周圍附近的次商圈路段也逛了一圈。

希望通過客流的走向,以及社區居民的走動來判斷這個商圈的最核心地段,或者是潛在商鋪。

他還為此還繪製了該商圈圖,然後還將他了解到的所有信息,包括社區,店鋪信息都標記了上去,以便他作為開店評估的依據。

在偏離一條商業街約有300米的一個巷口內,有幾家門店,類似小麵館,小五金店,美甲裝飾店,都是在門口都貼著招租啟事。

幾天以後,林嘉豪就說自己找到了一家合適的商鋪。關鍵還和住的地方不是很遠,隻相差兩三個公交站的距離。

顏樂樂聽後也很是驚喜,本來以為這找店鋪起碼還得花費大半個月的時間。

她恨不得一下班就能跟林嘉豪約去看商鋪。

給員工交接班會議的時候,都有點心不在焉了。

顏樂樂想林嘉豪既然決定做生鮮社區店鋪,肯定會選擇當市的街邊店麵,起碼是跟李江的咖啡店一樣在主幹道附近,這樣能讓坐公交或者是坐地鐵的人經過就可以看到店鋪。

起碼要符合其發展的生鮮生活超市。畢竟華仁新店選址的地方就是這樣。

曾經有人說:“選擇好合適的店鋪,其經營的成功率在70%以上”。

畢竟臨街的店鋪的特點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每天路過的客流量大,更容易打開市場。

但是顏樂樂到了林嘉豪看重的店鋪地方,都傻眼了,是在一條商業街裏邊,相鄰店鋪都是那種關門倒閉一樣的感覺。完全沒有想象中的那種熱鬧,有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