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豪他帶著一大筐的馬鈴薯子,然後分成一小包裝,每袋裝有六小個。
站在附近的小區出入口,給來往的居民掃碼送馬鈴薯。
這樣他不僅可以讓大家知道自己的店鋪信息,還可以得到顧客的信息。
他打算這兩三天一個小區一個小區地進行推廣,掃碼引流。
但是想產生暴利是不可能的,但他堅信做到微利運營,逐漸按照預想拓展市場,向著社區支持農業方向發展,大有前途。
附近有很多接送孩子上學的老人或者是年輕女性,林嘉豪對每一位經過的人群都會禮貌地問一聲:“你好!這是我們店的產品,隻要您掃碼關注一下,我們就會給您送一袋馬鈴薯。如果覺得味道還行,就可以直接到店麵來找我買,或者我直接給您送到家也行。因為我的店就在這附近,過今天就開張了。”
隨著手機用戶增長,越來越多的人開通了微信服務號。
林嘉豪到另一個小區推廣試驗,他搬著兩筐菜,加微信送顆菜,利用上午下午下班時間,兩天獲得102個微信粉絲,產生了9個訂單。
他覺得網上賣菜,用戶不是問題,因為剛開始銷量小,貨源配送才是他目前最大的問題,隻要越過這道坎,就會爆發式增長。
不少路過的行人駐足,但是掃碼領馬鈴薯或者領蔬菜的人還是少之甚少。
但是林嘉豪都沒有灰心,誰不是在一千個甚至是一萬個拒絕當中成長起來的呢?
剛開始的創業之路總是艱苦的:
簡單粉刷一下牆壁,買了幾張貨架,還是二首的,為了節省成本,然後就開始營業了。
裝修前兩天,他還自己騎著電動車,載著一大框蔬菜或者是水果去賣,他每天起早貪黑,風裏來雨裏去,隻為多賺一點錢。
這段經曆固然辛苦,也讓他積累了不少經驗和人脈。
人生走過的每一段路,都能成為你的財富,關鍵是心態要好,不要抱怨,好好學習,感受裏麵的奇妙之處。
隻有這樣,你過的每一天才不是白過,能為你未來的日子帶來幫助。
“草莓28元一斤,耙耙柑15元一斤,水蜜桃30元一斤,提子29元一斤,半個西瓜竟然要30元,藍莓也要16塊一小盒了……”
“除了香蕉,水果真的快吃不起了,以前隻是覺得車厘子貴,現在感覺各種水果都貴了,隨便買點水果就要兩百塊!”
“奇異果13元一個,荔枝去年在小城市也要20多一斤,高則近40元,真的是吃不起水果了。”
總是能聽到社區居民這般共鳴的抱怨。
近期商場也好,水果市場也罷,價格都是“漲聲一片”。
很多水果是秋熟產品,比如蘋果。4、5月份應季的蘋果還沒有上市,大家買到的水果,是去年保存起來的。
隨著天氣變熱,水果需求則越來越大,但庫存越來越少,價格就隨之上漲。
林嘉豪分出這些經驗積累之後,計劃逐步一一完成,一個問題徹底解決後,在清單的項目上標記著“已經完成”。
從而進行下一個或者是下一階段,而如果基礎事項的推進得到一些事情的受阻,他就會回過頭,去檢查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什麼問題,然後再好好研究,重頭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