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國都城,演武場。
“蕭兄弟,你看台下比武的那些壯士們如何?這可都是我們大遼國未來的希望!”說話的是一臉威武相貌的當朝大遼皇帝,耶律洪基。
自從他在蕭峰幫助下,一舉拿下了大遼帝位之後,先是用了半年的時間鞏固自己帝位,隨後兵權、政權一把抓,除了將南院兵馬交給了蕭峰以外,其他的都歸他自己統轄,沒有耶律洪基的虎符,誰也別想調動的了大遼兵馬。
即便是交給了蕭峰的南院兵馬,耶律洪基也在其中暗藏了不少釘子,不說遠的,就說被蕭峰放權的南院樞密耶律莫哥,本身就是耶律洪基安插在蕭峰身旁的最大一枚釘子。
對於這些事情,蕭峰看的很開。一來他本身無意仕途,二來他早已決意離開大遼,與阿朱雙宿雙飛,所以對於耶律洪基的小動作幹脆裝作不知,反而將南院的一幹大小事物統統交給了耶律莫哥,任由他去折騰。
這麼一來,反倒弄的耶律洪基心裏頗不是滋味,生怕別人說他“狡兔死、走狗烹”,做那“鳥盡弓藏”的事情,從而影響自己聲譽。
有鑒於此,耶律洪基屢屢駁回了蕭峰要辭去南院大王的請求,不是避不見麵,就說時機未到。總之,耶律洪基將“拖”字覺發揮的淋漓盡致,深得個中三味,弄的蕭峰索性也不再請辭,暗地裏捉摸哪日尋了機會,直接悄然而去便是。
作為一代梟雄人物,耶律洪基不放蕭峰,也不全是因為顧全自己聲名一個理由,更多的是怕以蕭峰千軍萬馬當中取上將首級猶如探囊取物的本事,若是讓他回到大宋,不免對自己來說是個心腹大患,弄的整日寢食難安。
雖然耶律洪基的這個想法完全是多餘的,但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就算是白養著蕭峰,耶律洪基也打定主意,堅決不放蕭峰離開。
蕭峰虎目一掃,但見場中幾百號的青年才俊,有穿軍中將服的、有著士兵衣的,甚至還有大宋和其他番邦人士在捉對比武。
大部分人的武功在蕭峰看來隻是一般,卻也有不少人招式精妙,身法靈動,算是武功高強之人。
點點頭,蕭峰對著耶律洪基說道:“陛下,此番比武招親,確實有不少人功夫不錯,隻是……”
耶律洪基問道:“隻是什麼?蕭兄弟但講無妨。”
蕭峰看了眼坐在離二人十來米遠的慕容複,說道:“陛下可知這慕容複的為人?”
耶律洪基看向了慕容複,眼中精光一閃而過,笑道:“蕭兄弟不用擔心,此人為朕送上了大宋潛藏在我國的宋狗奸細名單,兼之他非大宋人,功夫又是卓絕,是個可用之人。朕可聽說他的功夫也已到了先天境界,不知他與蕭兄弟比起來,誰的武功更高一籌?”
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耶律洪基後麵這兩句的聲音故意的稍微大了那麼一點點,剛剛好就能讓不遠處的慕容複聽見。
果不其然,慕容複聽到聲音之後,收回了放在比武場的目光,轉了回來,搖搖一抱拳,道:“承蒙陛下厚愛,在下在大宋之時就與蕭大王並稱‘北喬峰、南慕容’,心神仰慕已久,可惜一直無緣得見。今日有幸能見蕭大王當麵,在下榮幸之至。”
“哦?”耶律洪基驚訝的道了一聲,然後饒有興趣的說道:“既然齊名,功夫想來差不了多少,不如一會你與蕭兄弟比試一番、切磋切磋,也讓朕開開眼界。”
不待蕭峰拒絕,耶律洪基直接對著蕭峰說道:“朕隻知道蕭兄弟武功已達天人之境,一直以為蕭兄弟是天下第一高手。不曾想竟然還有人能與蕭兄弟齊名,當真是出乎朕的意料。”
聽到耶律洪基說蕭峰是天下第一,慕容複臉上明顯的閃過一抹不滿之意,當下站起來道:“既然陛下有旨,等場下第一輪比武結束,在下便向‘天下第一’的蕭大王請教一番。”說道“天下第一”四個字時,慕容複刻意的加重了語氣,完全表現出一副不服氣的樣子。
這讓耶律洪基心中非常滿意,暗道:“果然是個有勇無謀的匹夫,用他來做棋子,牽製蕭峰倒是不錯。”
帝王之術,無非平衡二字,哪怕蕭峰心中無甚想法,作為皇帝的耶律洪基也總是要安排多個後手,以防任何可能出現威脅到他皇位的人和事。
對於天下第一不第一的,蕭峰心裏是一點都不在乎。義弟的“六脈神劍”,自己就沒有把握穩贏,更何況絕世高手一般都隱藏山野林間,除非是達到了幾百年前帝釋天、段思平那等先天圓滿、半步踏碎虛空的境界或敢稱為天下第一,不然,誰敢用這稱號,那就等著源源不絕的各路挑戰,想要和阿朱過清淨日子那絕對是癡心妄想。
正想著怎麼拒絕和慕容複的比試才好,就看遠處跑來一個傳令兵,翻身下跪道:“見過陛下,見過南院大王,長公主在外求見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