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羅星這時已猜到了他的用意,欣然道:“這正是說我天竺佛門般若掌的內功要訣,確是如此。”
鳩摩智又滔滔不絕的說一段梵語,背一段武經的經文。少林眾僧及大殿眾人聽鳩摩智所背誦的竟然一字不錯,正是那三部古籍中所記錄的要訣,不由得都臉色大變。
原來鳩摩智雖然早已學會所有功法秘籍,但是要說一字不差翻譯出來卻總歸是差了一些,是以之前他將三本秘籍默默翻閱一過,將所有字句都默誦下來,然後先將經訣譯成梵語,再依華語背誦。在場眾人也不少不少略懂梵文之人,尤其以玄慈為首的少林眾人,更是均通梵文,聽來華梵語義甚合,倒似真的先有梵文,再有華文譯本一般。
這麼一來,波羅星偷閱經書的罪名固然洗刷得幹幹淨淨,而元元大師、七指頭陀等少林上輩高僧,反成了抄襲篡竊、欺世盜名之徒。這件事若要據理而爭,那大輪明王伶牙俐齒,未必辯他得過。
玄慈氣惱之極,一時卻也想不出對付之策。玄生忽又越眾而出,向哲羅星道:“大師,你說這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都是本寺傳自天竺,大師自然精熟無比。此事真假極易明白。小僧要領教大師這三門武功的高招,小僧所使招數,決不出這三門武功之外。大師下手指點時,也請以這三門武功為限。”說著身形一晃,已站到哲羅星的身前。
玄慈暗叫:“慚愧!這法子甚是簡捷,隻須那胡僧一出手,真偽便即立判,怎麼我竟然念不及此?”
鳩摩智也是心中一凜:“這一著倒也厲害,哲羅星自然不會什麼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卻教他如何應付?”心思瞬間千念萬轉。
哲羅星神色尷尬,說道:“天竺武功,著名的約有三百六十門,小僧雖然都約略知其大要,卻不能每一門皆精。據聞少林寺武功有七十二門絕技,請問師兄,是不是七十二門絕技件件精通?倘若小僧隨便請師兄施展七十二門絕技中的三項,師兄是不是都能施展得出?”
這番話一說,倒令玄生怔住了。少林寺絕技,每位高僧所會者最多不過五六門,倘若有人任意指定三門,要哪一位高僧施展,那確是無人能夠辦到。玄生於武學所知算得甚博,但七十二門絕技中所會者亦不過六門而已。哲羅星的反駁甚是有理,確也難以應付。
看到這裏,鳩摩智心中大定,微微一笑,說道:“大師以為摩訶指、般若掌、大金剛拳是少林派秘傳,除了貴派嫡傳弟子之外,旁人便不會知曉,否則定是從貴派偷學而得,是也不是?。”
玄生朗聲道:“自然如此。”
鳩摩智含笑道:“那若有人將‘少林七十二絕技’全部學會,又當如何?”
玄生臉上明顯閃過不信之色,擲地有聲的道:“此事絕無可能。”
隨後玄生突然反應過來,臉現驚訝之色,問道:“據國師所言,有人以一身而能兼通敝派七十二門絕技?難不成……”
鳩摩智點頭道:“不錯!”
玄生猶自不信邪般的問道:“敢問國師,這位大英雄是誰?”
鳩摩智道:“殊不敢當。”
玄生變色道:“真是國師?”
鳩摩智點頭合十,神情肅穆,道:“正是。”
這兩字一出,眾人盡皆變色,尤其是少林群僧更是心中波瀾縱橫,均想:“此人大言炎炎,一至於此,莫非是瘋了?”
少林七十二門絕技有的專練下盤,有的專練輕功,有的以拳掌見長,有的以暗器取勝,或刀或棒,每一門各有各的特長,使劍者不能使禪杖,擅大力神拳者不能收發暗器。雖有人同精五六門絕技,那也是以互相並不抵觸為限。
玄生與波羅星都練了般若掌、摩訶指、大金剛拳三門功夫,那均是手上的功夫。故老相傳,上代高僧之中曾有人兼通一十三門絕技,號稱“十三絕神僧”,少林寺建寺數百年,隻此一人而已。少林諸高僧固所深知,就連武林人士等也皆洞曉。要說一身兼擅七十二絕技,自是欺人之談。少林立寺以來,從未聽說過有人能學滿“少林七十二絕技”。
少林七十二門絕技之中,更有十三四門異常難練,縱是天資極高之人,畢生苦修一門,也未必一定能夠練成。此時少林全寺僧眾千餘人,以千餘僧眾所會者合並,七十二絕技也數不周全。
眼看鳩摩智不過四十來歲年紀,就說每年能成一項絕技,一出娘胎算起,那也得七十二年功夫,這七十二項絕技每一項都是艱深繁複之極,難道他竟能在一年之中練成數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