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詹曰:“若不禮焉,則請殺之。《諺》曰:“黍稷無成,不能為榮。黍不為黍,不能蕃廡。稷不為稷,不能蕃殖。所生不疑,唯德之基。”“公弗聽。
遂如楚,楚成王以周禮享之,九獻,庭實旅百。公子欲辭,子犯曰:“天命也,君其饗之。亡人而國薦之,非敵而君設之,非天,誰啟之心!”既饗,楚子問於公子曰:“子若克複晉國,何以報我?”公子再拜稽首對曰:“子女玉帛,則君有之。羽旄齒革,則君地生焉。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又何以報?
“王曰:“雖然,不穀願聞之。”對曰:“若以君之靈,得複晉國,晉、楚治兵,會於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
令尹子玉曰:“請殺晉公子。弗殺,而反晉國,必懼楚師。
“王曰:“不可。楚師之懼,我不修也。我之不德,殺之何為!天之祚楚,誰能懼之?楚不可祚,冀州之土,其無令君乎?
且晉公子敏而有文,約而不諂,三材侍之,天祚之矣。天之所興,誰能廢之?”子玉曰:“然則請止狐偃。”王曰:“不可。
國語曹詩曰:“彼己之子,不遂其媾。”郵之也。夫郵而效之,郵又甚焉。效郵,非禮也。“於是懷公自秦逃歸。秦伯召公子於楚,楚子厚幣以送公子於秦。
秦伯歸女五人,懷嬴與焉。公子使奉匜沃盥,既而揮之。
嬴怒曰:“秦、晉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懼,降服囚命。秦伯見公子曰:“寡人之適,此為才。子圉之辱,備嬪嬙焉,欲以成婚,而懼離其惡名。非此,則無故。不敢以禮致之,歡之故也。公子有辱,寡人之罪也。唯命是聽。”
公子欲辭,司空季子曰:“同姓為兄弟。黃帝之子二十五人,其同姓者二人而已;唯青陽與夷鼓皆為己姓。青陽,方雷氏之甥也。夷鼓,彤魚氏之甥也。其同生而異姓者,四母之子別為十二姓。凡黃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唯青陽與蒼林氏同於黃帝,故皆為姬姓。同德之難也如是。昔少典娶於有蟜氏,生黃帝、炎帝。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薑水成。成而異德,故黃帝為姬,炎帝為薑,二帝用師以相濟也,異德之故也。異姓則異德,異德則異類。異類雖近,男女相及,以生民也。同姓則同德,同德則同心,同心則同誌。同誌雖遠,男女不相及,畏黷敬也。黷則怨,怨亂毓災,災毓滅姓。是故娶妻避其同姓,畏亂災也。故異德合姓,同德合義。義以導利,利以阜姓。姓利相更,成而不遷,乃能攝固,保其土房。今子國語於子圉,道路之人也,取其所棄,以濟大事,不亦可乎?”
公子謂子犯曰:“何如?”對曰:“將奪其國,何有於妻,唯秦所命從也。”謂子餘曰:“何如?”對曰:“《禮誌》有之曰:“將有請於人,必先有入焉。欲人之愛己也,必先愛人。欲人之從己也,必先從人。無德於人,而求用人罪也。”今將婚媾以從秦,受好以愛之,聽從以德之,懼其未可也,又何疑焉?“乃歸女而納幣,且之。
他日,秦伯將享公子,公子使子犯從。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請使衰從。”乃使子餘從。秦伯享公子如享國君之禮,子餘相如賓。卒事,秦伯謂其大夫曰:“為禮而不終,恥也。中不勝貌,恥也。華而不實,恥也。不度而施,恥也。施而不濟,恥也。恥門不閉,不可以封。非此,用師則無所矣。
二三子敬乎!”
明日宴,秦伯賦《采菽》,子餘使公子降拜。秦伯降辭。
子餘曰:“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重耳敢有誌,敢不降拜?
“成拜卒登,子餘使公子賦《黍苗》。子餘曰:“重耳之仰君也,若黍苗之仰陰雨也。若君實庇蔭膏澤之,使能成嘉穀,薦在宗廟,君之力也。君若昭先君榮,東行濟河,整師以複強周室,重耳之望也。重耳若獲集德而歸載,使主晉民,成封國,其何實不從。君若恣誌以用重耳,四方諸侯,其誰不惕惕以從命!”秦伯歎曰:“是子將有焉,豈專在寡人乎!”秦伯賦《鳩國語飛》,公子賦《河水》。秦伯賦《六月》,子餘使公子降拜。
秦伯降辭。子餘曰:“君稱所以佐天子匡王國者以命重耳,重耳敢有惰心,敢不從德。”
公子親筮之,曰:“尚有晉國。”得貞屯、悔豫,皆八也。
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閉而不通,爻無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晉國,以輔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晉國“,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國之務也,吉孰大焉!震,車也。坎,水也。坤,土也。屯,厚也。豫,樂也。車班外內,順以訓之,泉源以資之,土厚而樂其實。不有晉國,何以當之?震,雷也,車也。坎,勞也,水也,眾也。主雷與車,而尚水與眾。車有震,武也。眾而順,文也。文具,厚之至也。故曰屯。其《繇》曰:“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主震雷,長也,故曰元。眾而順,嘉也,故曰亨。內有震雷,故曰利貞。車上水下,必伯。小事不濟,壅也。故曰勿用有攸往,一夫之行也。眾順而有武威,故曰“利建侯”。坤,母也。震,長男也。母老子強,故曰豫。
其繇曰:“利建侯行師。”居樂、出威之謂也。是二者,得國之卦也。”
國語十月,惠公卒。十二月,秦伯納公子。及河,子犯授公子載璧,曰:“臣從君還軫,巡於天下,怨其多矣!臣猶知之,而況君乎?不忍其死,請由此亡。”公子曰:“所不與舅氏同心者,有如河水。”沉璧以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