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皇後有點貪心了。而這些舉動也立刻引來了力主廢黜郭後的宰相呂夷簡和太監總管閻文應的恐慌。一旦郭後複位,仁宗皇帝自然沒事,可呂閻二人,必然死無葬身之地。不久之後,郭皇後生了點小病,仁宗皇帝讓閻文應帶了禦醫去給郭後看病。閻文應逼迫禦醫改換藥材,故意加重郭後的病情。之後郭後暴死。曾經有於是王堯臣懷疑死因,要求檢查郭後的飲食記錄,但仁宗不準許。一段潑天大案,再次生生被壓製下次。
雖然仁宗心念郭後,可既然已知閻文應、呂夷簡和郭後有生死之仇,卻依然派閻文應去探視郭後,而郭後暴死,疑點重重,卻置之不理,雖然沒有親手行凶,和殺妻無異!
仁宗心中本對郭後心存愧疚,為何之後後如此冷酷?隻為郭後貪婪。當仁宗發出邀請,若郭後以情動之,徐徐圖之,或許還有望回歸宮廷。可郭後不知進退,竟然以恢複皇後之位要挾,難免讓仁宗又想起當年劉太後的壓抑和郭皇後往昔的跋扈,一瞬間,滿腔柔情化為冰水,郭後死因,從此種下。
而之前提到的尚美人和楊美人,也沒有什麼好下場。此時宮中以楊太後為尊,在一個巴掌引發的風波之後,楊太後以兩位美人魅惑仁宗,使仁宗身體虛弱,以至耽誤國事為由,下令將兩位美人趕出宮廷,並強迫她們出家。兩位美人哭哭啼啼,哀告仁宗,仁宗也沒奈何。閻文應這個太監此時也跳出來,給每人一巴掌,痛罵說,你兩個卑賤的宮婢還想說什麼!想見尚楊二美人平時目中無人,連太監總管閻文應也同樣不放在眼裏。此時被貶,受其奚落,也是自然。
朱瞻基聽蹇義用這件事說話,心頭不悅,冷哼了聲道:“朕不是宋仁宗!”僅僅一句話,便讓蹇義不敢多言。
朱瞻基轉而問張輔、夏原吉、楊士奇為何不說話。楊士奇表示對:“臣對於皇後,猶如孩子侍奉父母。現在皇後是母,群臣是子,為子的豈敢討論廢母!”朱瞻基遂問張輔、夏原吉,兩人仍然規避稱此為大事,容其詳議。
這樣的事情最怕詳談,一歎少不了要弄得沸沸揚揚,皺著眉頭說:“此事不能給外麵所談論麼?”蹇義稱:“這是自古就有的事情,還有什麽可討論的!”楊士奇遂爭論道:“宋仁宗廢郭後,孔道輔、範仲淹率台諫等十數人入諫而被黜,至今史冊均稱貶,何謂無議!”隨後眾人爭論不休,於是退下。楊榮、蹇義對夏原吉、楊士奇說:“皇上有此誌向很久了,不是我們臣下能夠阻止的。”夏原吉稱:“但應當商議處置皇後。”楊士奇稱:“今我聽到皇上所稱的皇後過失,均非應當廢後的罪過。”於是眾人商議不決。
如此一來,朱瞻基有些不悅了,可此事還需取得內閣同意才行,唯有耐著性子在第二日再次召見楊士奇、楊榮到西角門,問商議結果。楊榮從懷中取出一紙,列出皇後過失二十事,均為詆毀,稱:“以此可以廢後了。”宣宗看了其中兩三件事後,就艴然變色道:“你們這樣誣陷,難道宮廟無神靈就看不到了麼?”對楊士奇說:“你怎麼看?”楊士奇答道:“漢光武帝廢後,詔書曰:‘異常之事,非國休福。’宋仁宗廢後,後來非常後悔。希望陛下謹慎。”朱瞻基不悅,於是命兩人退下。
這幾日便也沒在提此事,但此事也不知被誰走漏了風聲,在京城傳得沸沸揚揚,跟讓他氣惱的,是那些聞風而動的言官,竟連夜上了奏章,表明自己的態度,竟是清一色的用“漢光武帝廢後、宋仁宗廢後說事,若說這樣倒也罷了,畢竟還有幾分建設性的意見,可有些言官幹脆大罵此舉是昏庸之舉,是商紂王,是隋煬帝!“
^^^^^^^^^^^^^^^^^^^^^^^^^^^^^^^^^^^^^^^^^^^^
星期二,上個星期諸位都不給力,沒有推薦,這個星期可要給給力哦,不然咱們如何上榜呢,各種求哦,訂閱,月票莫要忘記了!拜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