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渾死後,李氏得天下的讖言,並沒有消失。民謠《桃李章》說:“桃李子,得天下;皇後繞揚州,宛轉花園裏。勿浪語,誰道許?”
一個叫李玄英的文化人,在研讀了《桃李章》之後,預言了三件事。一,桃與逃偕音,逃亡的李姓之人,會得天下。二,皇帝與皇後,迷轉於揚州,不得返都。三,“勿浪語,誰道許”,是”密”的意思。他最後得出結論:當今皇帝與皇後,回不來了,會死於揚州;蒲山公李密會得天下。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從東都洛陽逃出來,投靠李密。
當時許多人,象李玄英一樣,認為李密就是這個神秘讖言裏的桃李子,能得天下。
後來,半路上殺出了一個李世民,統一中國,掃清群雄。在沒有見到李世民之前,李密也認為天下之大,舍我而誰?老子天下第一!但看到李世民之後。“不覺驚服,私謂殷開山曰,真英主也。”。”李氏當為天子”,隨得驗證。這一讖言,可謂中國曆史上第三個,神秘的政治讖言。
五.女主昌。
李世民繼位之後,左武衛將軍、武連縣公、武定人李君羨,在玄武門值班時,常碰到一件奇怪的事兒,“太白屢晝見。”太白星常常出現白天。
李君羨把這事彙報李世民。李世民問太史令李淳風,李淳風為此事卜了一掛。結果:“女主昌。”女人會作皇帝。李世民當時沒太在意,因為當時,“女人稱帝”話題,如同“太陽從西邊出來”一樣可笑。
過了不久,李世民讀一本叫〈〈秘史〉〉的小冊子,〈〈秘史〉〉說:“唐三世之後,女主武王代有天下。”
所謂三人市虎,同樣的預言李世民聽了兩次,不能不在意。所以〈〈資治通鑒〉〉記載:“上惡之。”
一次宮內大宴群臣,行酒令,要求群臣以乳名相稱呼。到李君羨,李君羨小名五娘,李世民大笑,他說:“有你這樣強健的姑娘嗎?”群臣也哄堂大笑。
^^^^^^^^^^^^^^^^^^^^^^^^^^^^^^^^^^^^^^^^^
笑過之後,李世民突然想起,李淳風掛言“女主昌”,李世民理解,應是一個名字裏有“女”的男人。李君羨小名五娘,此一驗也;“唐三之後,武氏有天下。”君羨為左武衛將軍,封地武連縣,是唐武定人,而且他的工作崗位又是在玄武門。誰能比他更武?
更況且君羨有勇有謀,深得群臣擁戴。所以宴會之後,〈〈資治通鑒〉〉記載李世民“深惡之。”
沒多長時間,李世民找了一個理由,貶李君羨為華州刺史。到華州後,李君羨與一個叫道信的布衣,交上了朋友。道信這個人,好佛,練習過氣功,會氣功裏的辟穀術。《資治通鑒》記載:“有布衣道信,自言能絕粒,好佛法,君羨深敬之。”禦史說李君羨與妖人通,想謀反。李世民查都沒有細查,就誅滅了李君羨和他全家。李君羨到死都沒有明白什麼回事兒。
李君羨死後,李世民問李淳風:“《秘史》所雲,信有之乎?”
李淳風說:“臣觀星象,據臣推測,代唐之後,已經陛下宮中,三十年後,當代李自立。李姓子孫,可能要受大難了。”
李世民聽了李淳風話後,大恐。他說:“聯殺盡所有疑似者,如何?”
李淳風說:“天之所命,王者不死,陛下強施殺戮,隻能搭進一些無辜者!而三十年後,其人已老,或許多了幾份慈悲心懷,為禍或淺。如陛下幸能殺之,老天再生一更加怨毒之人,屆時李姓子孫,無遺類也!”
李世民隻能歎息作罷。後,武則天作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女皇,應驗了:“女主昌。”“唐三代之後,武氏代有天下。”之讖言。
六,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南唐的最後一個君主叫李煜,人稱李後主。李後主統治南唐時,喜歡吟詩填詞。一日,他聽見近侍來報,說都城金陵的街頭有一群兒童傳誦著一首莫名其妙的童謠:索得娘來忘卻家,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
李後主一聽便知,這不是文人所作的詩詞,而是一首神秘的讖謠,隻是他無法破譯這裏麵所包含的有關未來的信息,便不再費神思索,而繼續寫詩填詞去了。
據古代史書《南唐近事》所載,這首童謠所“預言”的事竟“驗若合符”。事情是這樣的:李後主喜歡吟花諷月,自然喜歡美人坐懷。他娶了一位美妃周氏,接著又把她扶為皇後。自娶了周氏以後,李後主便與她形影不離,擁美飲酒,對花賦詩,完全把國事忘到九霄雲外。這就是詩謠所“預言”的“索得娘來忘卻家”,娘指娘子,這裏指周後。就在李後主耽於酒色之時,北方的王朝北宋取代了後周,正在厲兵秣馬,準備統一全國。公元975年,北宋大軍攻克金陵,俘虜了李後主,滅南唐,李氏從此絕統。這就是歌謠裏所預言的“後園桃李不生花,豬兒狗兒都死盡,養得貓兒患赤瘕”。後園桃李,指李氏後代,不生花指絕統。豬兒狗兒是中國古代的兩種生肖,與地支亥和戌相對,指戌年和亥年。都死盡,指戌年和亥年都過完。公元975年滅南唐時,正是乙亥年過完的時候。貓兒患赤瘕,貓子眼瞎,比喻看不見南唐的未來了。至此,童謠裏所“預言”的事都“應驗”了。
七、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朱元璋死後,由他的嫡長孫繼承,建年號為建文。建文帝年少嗣位,銳意革新,鑒於藩王權勢日大的局麵,決心采取削藩措施。他先廢除了周王、湘王柏、齊王、代王桂幾個勢力較小的藩王,然後把矛頭對準了勢力最大、手握重兵的燕王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為人梟雄有謀。朱元璋為了抵禦蒙古入侵,便把他封到北平做燕王,節製北方諸軍。此時,當他發覺建文帝將對自己削藩時,便表麵裝瘋,暗地厲兵秣馬,準備叛亂。
就在劍拔弩張的緊要關頭,一個瘋道士出現在街頭,他邊跳邊沿著街頭唱:”莫逐燕,逐燕日高飛,高飛上帝畿!“
建文元年六月,燕王護衛百戶倪諒告發燕王謀反的計劃,建文帝當即下令北平諸軍合圍燕王府第。燕王誘殺了北平左布政使和都指揮使,攻占了北平城,繼而揮師南下,號稱“靖難”以清君側。靈壁一戰,建文帝軍隊潰散殆盡。
建文四年六月,燕王軍隊攻克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遂繼位登基,當上了夢寐以求的皇帝。百姓想起瘋道士唱的讖謠,並進而斷言“莫逐燕”的燕,指的就是燕王。“高飛上帝畿”,指的就是燕王將入據京城,登上帝位。但他們或許不知道,當燕王君臣正在舉杯慶祝勝利之時,那位散布讖謠的瘋道士,也許正在裏麵開懷暢飲呢!。
讖言還有不少,這裏就不一一多說了,隻是覺得這幾個有趣,說給諸位聽聽,權當一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