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1 / 2)

張輔道:“當然了是假的,軍人的直覺很準這是不錯,一次兩次或許還能湊效,若想在戰場上立於不敗之地,靠的是兵馬,是將士,是主帥的判斷能力!夫將材有九: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事無苟免,不為利撓,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此之謂義將;貴而不驕,勝而不恃,賢而能下,剛而能忍,此之謂禮將;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製勝,此之謂智將;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足輕戎馬,氣蓋千夫,善固疆場,長於劍戟,此之謂步將;登高履險,馳射如飛,進則先行,退則後殿,此之謂騎將;氣淩三軍,誌輕疆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見賢若不及,從諫如順流,寬而能剛,勇而多計,此之謂大將。“

楊崢道:“我可沒這個本事?“

“不,你有這個本事,隻是少了曆練罷了!“張輔道。

楊崢聽他如此認定,心頭也有些打鼓,伸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心道:“我長得就那麼像張飛麼……?“

楊士奇看他模樣,便知道他的心思,搖頭苦笑了聲道:“別摸了,這才你領兵安南,怕是**不離十了,你還是多問問怎麼打好這一仗才是最要緊的?”

楊崢心頭一動,若說先前還不明白這頓飯的意義,這會兒徹底明白了,這頓飯根本就是為自己所設,目的就是讓自己了解安南,從而打好這一戰,平定安南!

明白歸明白,但此事太過突然,一時之下,竟不知該從何問起。

眾人似能體會他的心思,誰也沒先開口說話,適當的保持了沉默,甚至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楊崢不詢問,他們也主動說,寂靜的氣氛裏立即讓人暗道有些壓抑。

楊崢理了理了頭緒,總算從一堆亂麻的問題當中,理出了最緊要的幾個問題,想了想道:“依諸位看,這場戰事最要緊的是什麼?”

聽到楊崢開口詢問,眾人彼此看了一樣,楊榮、張輔平日裏多於兵事打交道,所以很快就進入了狀態,楊榮道:“楊兄弟可看過《三國誌》?“

“這問題問得有些莫名其妙,但楊崢素來知道楊榮為人謹慎,既這麼問,自有這麼問的道理,應聲道:“《三國誌》倒是沒看過,不過《三國誌通俗演義》倒是看過不下十次!”

楊榮哦了聲,並沒覺的奇怪,《三國誌通俗演義》為元末明初的叫羅貫中的落魄書生所寫,此書創作上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依史以演義,作者的創作目的是描繪一部形象化的三國興亡史,其間總結曆史經驗教訓的意圖十分鮮明。的敘事起於漢靈帝中平元年,終於晉太康元年,比較完整地敘述了魏、蜀、吳三國興起、發展及滅亡的曆史,加上羅貫中寫此書之時,借鑒了編年體史書的編著模式,以三國紛爭的曆史進程為主線,以王業興廢為焦點,把近百年的曆史故事有機地組織在一起。

以寫實的態度,比較客觀、完整地展現了這百餘年的曆史過程,其中對曆史經驗教訓的總結,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啟示,因此具有極大的魅力,書成後迅速在江南一帶流傳了出來,無論是百姓、還是文人墨客莫不是爭相謄錄,以便觀覽,是時下最紅火的書本。

“那楊大人必定看過諸葛亮七擒孟獲了?”楊榮伸手端起酒杯喝了一口酒問道。

楊崢嗯了聲,沒繼續說話。

楊榮似也不在意道:“當年,益州郡大姓雍闓趁蜀漢皇帝劉備因夷陵之戰中大敗,在永安病逝之際,殺死太守正昂,綁架新任太守張裔到東吳,舉兵號召南中四郡反叛蜀漢。

同時,越巂酋長高定殺死太守龔祿,自封為王,與牂柯太守朱褒響應雍闓的叛變。隻有永昌郡在功曹呂凱、府丞王伉頑強堅守下沒有被雍闓叛軍攻陷。

孟獲是當時南中地區的大姓豪強,深為當地土著和漢人所信服。雍闓反叛後希望南中的少數民族的支持,但各部族酋長皆不服從雍闓。雍闓便招攬孟獲,讓他遊說各部族酋長。孟獲於是騙他們說:朝廷想要征收黑狗三百頭,而且胸前都要是黑色,還要蟎腦三鬥、三丈長的斷木(斲木)三千根,你們可以拿出來嗎?”黑狗、蟎腦本來便難找,而其斷木(斲木)因十分堅硬、委曲,不可能高到二丈長,當地土著都相信孟獲,認為蜀漢政權故意為難壓迫他們,因此大感不滿,便加入叛軍。“

這事楊崢早在前世的影視劇上看了不下十遍,幾乎可以倒背如流,可眼下卻不明白楊榮忽然說起了這段典故是為何意。看了一眼眾人,竟沒有一個人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