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差點讓古雪瀅放棄最後一道防線的男人,姓秦,是鐵路部門的一個科長。
秦科長戴一副白金框眼鏡,身材挺拔、氣質儒雅,說起話來輕聲細語而且還很好聽,這得益於他老家昆山吳儂軟語的熏染。
第一次見麵,古雪瀅心想,就是他了。
秦科長是離異,女兒判給了前妻,前妻在上海做外貿生意,很成功,逼他下海,而秦科長希望過一種“安穩”的生活,這也是他們夫妻分手的表麵原因。
一段時間的交往下來,古雪瀅對這個“優質”男人愈發歡喜,兩個人的性格愛好、生活態度甚至於不吃辣椒的飲食習慣都驚人相似,古雪瀅墮入了情網,整個人從內到外發生了巨大變化,內是性格開朗起來,外則是更漂亮了。
都說戀愛是女人最好的化妝品,她是最好的證明,雖然她本來就很美!
認識第51天----古雪瀅算過,在見過雙方家長後,他們準備登記結婚。
這一次,古雪瀅決定放棄原則,不再重蹈覆轍,如果對方再次提出那個方麵的要求。
這一次是古雪瀅主動的。
記得那是去年中秋節的前二天,古雪瀅忙完了愛麗絲的工作,匆匆趕回家,梳洗打扮,換上新買的一條米色長裙,穿上高跟鞋,戴上隱形眼鏡,噴了DL的香水,女兒笑著說媽媽今天真漂亮,像仙女。
本來他們計劃是去國貿大廈的旋轉餐廳共進晚餐,但女兒強烈要求吃必勝客,說同學有那裏贈送的毛毛熊玩具,她也想要。
吃什麼沒關係,關鍵是開心。
他們點了一個全家福的披薩套餐和一瓶紅酒,那天晚上,在臨窗的卡座,他們三個還真像是幸福的一家人。
因為顏值高,畫麵溫馨,關鍵還是前者,餐廳經理懇請幫他們拍一張全家福,掛在餐廳裏,做宣傳,回報是給他們今晚的費用打五折。
幸福的人,不會去計較小事情,古雪瀅和秦科長異口同聲地要求免單!當然,他們隻是逗逗那個靦腆害羞的小姑娘。
那天晚上他們喝光了整瓶紅酒,也是借著酒勁,古雪瀅對意猶未盡的秦科長發出了至今想想都令她麵紅耳赤的邀請,配合那迷離的眼神,是個男人都能解讀其中的含義。
古雪瀅去上洗手間,途中想著應該要補補妝,於是返回去拿手提包,可剛轉過大廳的玻璃立柱,她突然停下了腳步,眼睛直愣愣地驚恐萬狀地盯著自己剛剛起身的卡座:女兒脫了鞋站在長沙發椅上,探身去桌上拿什麼的時候不小心碰翻了果汁,灑到了對麵那個男人身上,對方竟然噌地站起來,一把將女兒推倒了……
即便無法做到視如己出,也不能讓孩子受委屈,這是古雪瀅同意再婚的底線。那一刻,古雪瀅除了憤怒還感到了屈辱,她覺得愧對自己的亡夫。
她決定和這個“偽君子”一刀兩斷,她慶幸自己能在婚前看到對方的真麵目,她為自己剛才的欲望,感到深深地羞恥。
事後,任秦科長如何懺悔和發誓,古雪瀅都沒有原諒他。
為了女兒,她決定終身不嫁。這種事,男人做不到,女人卻可以,這也是母愛偉大的一種表現!
父母對這段“金玉良緣”的無疾而終感到惋惜,百般勸解,“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家喝了酒,情急之下行為欠妥,不是不可以原諒”,“孩子又不是豆腐做的,碰一下能怎麼了”,事實上外孫女受委屈,他們心裏也很難過,但他們更希望女兒能有一個好的歸宿,為此他們甚至提出讓孩子跟他們過。
對於父母的這些話,古雪瀅不為所動,甚至覺得荒唐至極。
過了一個月,一天深夜,秦科長打電話來,估計是喝酒了,絮絮叨叨地還想著與古雪瀅重修舊好,他說自己真的很後悔,他說他們倆是天造地設地一對,他求她再給自己一次機會,說到後來,他有些氣急敗壞了,他說不就是氣頭上碰了孩子一下嘛,他們結婚,孩子也得管他叫爸爸,難道他就沒有管教孩子的資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