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塵歎道:“何為精神境界?一棵樹,開枝散葉,後人乘涼,此乃無私功德。一個人,此生做好事,無欲無求,精神已達無極,此乃無私功德。萬物都有各自的作用,隻要你無私奉獻,無欲無求,萬物無極,精神便可成聖,雖然你沒有修為,沒有教化世人,但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也是聖。”
葉塵繼續道:“這種聖有輪回,有生死,卻無欲無求,此乃凡聖。我們大可不必把天地聖人當做唯一,因為這本來就是一個概論。
天地聖人也好,凡聖也罷,他們的精神都已達到無極,隻是相互成聖的做法不一,如此而已。世俗也好,修行界也罷,都有美好,此乃無極。
天地聖人心懷萬物,凡聖內心懷天地。理念都是萬物唯一,隻要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奉獻一生無欲無求,便是聖人,既是如此成聖,何須在乎聖人之別?”葉塵說完了,在場的眾人全都默然不語。
葉塵知道,這個言論在當世來看就是大逆不道,甚至與本世界的世界觀背道而馳,但他必須要說出來,灌入這個思想。
因為這是人生的意義,這是世間的美好,這是人性本質。
而他所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更為簡單,乃是前世的人人平等,誰都是唯一,隻要對世界充滿善意,世界便對你充滿善意。
可惜,這個言論注定艱難無比,想要實現更是難如成聖,即便是在前世,這番話也都被所有人認為狗屁。
無論哪個世界,想要真正的做到凡聖言論,簡直是天方夜譚,葉塵說出來也是不想抱有遺憾,凡聖即便做不成,也要把人人平等的這個理想推出去。
半晌。
蘇常皺眉道:“何為聖人?對萬物抱有美好,對萬事抱有無私,對自己順其唯一,精神達到無極,便是聖人。”
“此言論太過……太過離奇,與文道思想背道而馳。”
“我倒是認為有點意思,雖然這個言論不會被文道界承認,但葉塵回答中的思想終歸是好事,人人可成聖,這是一種美好的向往吧。”
“凡聖,說到底還是一種虛構出來的幻想,但回答還算得體,對文道的未來充滿了期待,不管如何說,這個回答中規中矩。”
幾位評審在相互商量,而台下的所有文道修士都在他們商量的言語中知道了葉塵想表達的意思。
眾人複雜無比,毫無疑問,葉塵的話簡直是天方夜譚,但這種天地聖人論確實是一種美好的念想,而凡聖之說也並非一點道理都沒有。
柳青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如果他要否認葉塵的說法,等於否認了人人皆可成聖美好的願望,如此一來,定然會遭受到文道修士的不滿。
所以,葉塵的這個回答,他隻能支持,台下的人也必須支持,因為這是對未來,對萬物生靈的美好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