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起身開口:“他是成功的。”
緊接著他便沒有了理由。
“你倒是說說哪裏成功?他這輩子都不可能成為文修,哪裏成功了?”
“辯證要有理由的。”
“你還是坐下吧,小醜。”
三炷香再眾人的思考中慢慢的燃燒。
葉塵慢慢的站起身,他知道這道辯證題,本以為其他人也知道,但看現在這個情況,不由的讓他有些無語。
這場辯證不單單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成績,也需要整體擂台的總分,他想獲得格外的分數,所以他隻能把知道的說出來,既然沒人說,那也隻有他來說。
眾人看到葉塵站起,都豎起了耳朵,第一道題他相當於總結辯證,倒要看看第二道題是如何回答。
“他是成功的。”葉塵也說了這四個字,然後補充:“因為他在失敗中找到了不斷進步的方法,他失敗一次就會知道下一次不能用同樣的辦法,他失敗了四十年,他就知道無數種不能成功的辦法,從而避開這些辦法,找到成功的路。這是他成功的第一點,第二點便是他的堅持,拋出故事的本身而言,他的這種堅持就是一種成功。
你說他蠢也好,說他命中注定也罷,能堅持四十年而不動搖本心者,這就是一種成功,想必諸位都知道大儒廣陵君,他五十歲才進入修行門檻,在這之前,無數人說他命中注定不能修行文道,可是他依舊堅持了下來,所以我認為,故事中的主人公會成功。”
葉塵辯證的理由還算是完全,但是不是這個答案卻沒有人知道,也沒有人反駁什麼,因為故事中隻是到了四十歲便結尾了,後麵到底成沒成功沒人知道。不對!
等等……
蕭然等前五十的天才名師們雙眼一亮,想到了此處,忽然明白了什麼。
是啊。
故事結尾後,並沒有說主人公是否成功,那根本不應該把命中注定的情緒帶入進去,而是應該針對主人公四十歲的現在來辯證成功與否。
這樣想的話,主人公毫無疑問是成功的,因為葉塵說的沒錯,這兩點理由都正中關鍵!
蕭然吸了口氣,看著葉塵的側身,起身道:“我認同葉塵的說法,他是成功的。”
“我也認同。”
“我也是。”
三號高台上前五十的名師都認同葉塵的說法,竟沒有一人不認同。如此情況讓其他人有些愣神,怎麼著,這翻轉來的太快了吧。
當三炷香隻剩下半柱香的時候,越來越多的人想明白了關鍵點,紛紛表示認同,而那些拿不定主意的人則是跟風認同。
卻還有一些自以為是的人在堅持著失敗。
第二道辯證題便落下了帷幕。
歐陽修看著葉塵平淡的臉,心中對他的做法表示認可,還以為這小子把私人情緒帶進來,從而在最後一刻才給出說法。
如今倒還不晚。
歐陽修微微張口:“第三道辯證題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