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襄都督入陳留(2 / 2)

說白了,要是選擇投靠劉備,那就是在投機,用幾大家族的身家性命來下注,去賭一場幾乎不可能有勝算的賭局。賭贏了自然一切好說,但要是賭輸了,隻怕幾大家族都逃不開家破人亡的命運

?

蔡瑁不是傻子,更何況就連傻子都知道“選強者而依附”的道理。既然要找靠山,那就得找一座靠得住的大山,怎麼可能沒事找事,選擇去投靠劉備?這等於是放著現成的陽關大道不走,卻去選擇一條極為冒險,而且失敗率極高的偏徑小路。

為了幾大家族的利益,也保持今後的地位,蔡瑁作為荊州豪門的代表,自然而然選擇了更為穩妥的路。他的選擇帶來的是幾大家族的安寧,也從此為他們避免了戰火的襲擾。不過,選擇終歸是有代價的,那就是蔡瑁必須要交出手中的兵權,以表示自己永無反叛之心。

曹操的政策是,對征服之地的豪門大戶采取懷柔政策,保留其產業和資產,以籠絡其人心,好穩定地方局勢。但是,老曹一般也不會允許這些地方家族勢力染指軍隊,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他們今後反叛的可能。所以,荊州的軍隊,除了一部分被劉備和劉琦帶走以外,其它都落入了曹操的掌控,而蔡瑁張允等人都隻能淨身出戶。

相比於之前在荊襄地界的威風八麵,統領十萬大軍的叱吒風雲,蔡瑁隻能擔任事中郎、司馬等有名無實的職位,一直到去世,都沒能再掌兵權。在之後的史書記錄上,蔡瑁和他所在的蔡家,也從此再沒有了記錄。

此時的蒯良自然是知道文聘雖然也是荊襄的名族,但是對比蔡張蒯來說,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計的,所以這一次他選擇了沉默。

相對於文聘來說,魏延更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副將,雖然武藝不錯,但那也絕對不是能和蔡瑁翻臉的原因,於是在蔡瑁的嗬斥聲中,魏延拂袖而去,文聘也隻得站在一旁不在言語。

蔡瑁接管的指揮的大權,然後開始部署接下來攻擊陳留的作戰計劃。

當夜,魏延來到文聘營帳,文聘看到是魏延,便將其迎了進來,雖然自己和魏延並不是很熟,但是文聘對於魏延還是比較有好感的,這個年輕的將領,極具大將的風範,武藝和統帥也都是很不錯,唯一的缺點就是有時候過於衝動,今天在營帳之中為自己說話,也是讓文聘十分感動。

“文長啊,來快進來暖暖身子。”文聘將魏延迎漂亮進來。

“這眼看就是要入冬了,天氣也是越發的寒冷了。”文聘搓著手中的暖爐說道。

魏延接過文聘手下遞來的暖爐,看了看文聘然後說道:“於這天氣相比更讓人寒冷的是人心吧。”

文聘看了看這魏延是有話要對自己說,便給左右一個眼神,讓其退了下去。

魏延看到文聘退去了左右,便往文聘身邊湊了湊,然後文聘也是說道:“文長,你可是有何事要和本將軍說?”

“將軍,這今日那蔡瑁你也看到了,完全就是要把你架空,然後自己獨攬大權,反觀那袁熙手下能人巨多,況且實力也是天下諸侯之中最大的一個,而且此次出兵主公並不占得優勢,先不說是不是皇帝的意思,單憑引外族來犯,這一點便是失去人心。”魏延口若懸河的說道。

文聘冷笑一聲,然後也是說道:“那文長的意思是什麼?”

魏延此時已經說的極為興奮,也沒注意這文聘的表情,然後又是湊了湊說道:“將軍軍中將士都是以將軍馬首是瞻,而從荊襄帶來的士兵都是在下的手下,不如你我二人將那蔡瑁綁了,然後交給甘寧,你我二人反了算了!”

“好你個魏文長,好大的膽子!”文聘聽完魏延的話之後,勃然大怒,猛拍桌子,大聲嗬斥道。

魏延才是也是被文聘的話嚇了一跳,有些不知所措的說道:“文將軍,你......”

“你我皆是荊襄之人,我文聘世受大漢之恩,主公之義,你魏延今日卻要讓我錯處不忠不義之事,是覺得活的不耐煩了嗎?”文聘雖然對於今天的事情也極為憤怒,但是卻從未有要背叛劉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