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魏延敢這麼說也不是沒有任何底氣的,魏延在袁熙軍中倒還真有熟人,隻不過這熟人卻沒有過來,而是留在了洛陽,此人便是荀攸。
魏延和荀攸曾經在襄陽有過一麵之緣,但是後來也是沒有了什麼交集,這次魏延倒也算是為了跟隨袁熙也是拚命了,其實魏延在曆史上的爭議很大,更何況在三國演義中被黑的幾乎都快出翔了,再加上現在又有一大批為魏延喊冤的人,爭論最多的話題無非就是兵出子午穀的事情。
因為魏延的出現,確實是蜀漢政治生涯之中,一個非常難以擺脫的話題。他是蜀漢名將,中流砥柱,卻被誣陷謀反之名,死於內鬥之中,讓人唏噓不已。那麼魏延到底有厲害,能力處於什麼水平?
大家都知道,蜀漢是一個比較人才比較薄弱的國家,初期可以說名將輩出,但是到了中後期厲害的角色差不多都死了,而魏延卻非常幸運了接了蜀漢初期名將的班,成為蜀漢中期為數不多的大將
魏延是從劉備部曲身份參與軍事作戰的,因為在入川之戰中,表現突然,數有戰功,而升為牙門將軍。在古代,牙門將軍屬於衝鋒陷陣的勇將,才可以擔任,由此可見,魏延的勇武過人,不會太差。劉備成為漢中王之後,遷回成都,要決定重地漢中的守將,大家都認為張飛會擔任此職,張飛自己也認為是自己鎮守漢中之職,但是沒有想到劉備卻提拔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全軍震動。
魏延就這樣莫名其妙的成為坐鎮一方的大將,從他鎮守漢中近十年,漢中一直平安無事就能證明,他的軍事能力不簡單。隨著蜀漢人才的凋零,魏延無疑成為諸葛亮最器重的大將,在數次北伐之中,擔任先鋒大將,表現如何。曆史上也有記載:“五年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八年,大破郭淮,費瑤,後遷為前軍事,征西大將軍,假節。”就這樣,魏延從一個漢中太守,逐漸變成軍事的一把手,征西大將軍。拋開魏延的子午穀奇謀,魏延的軍事才能,可以說是勇中有謀,武藝高強,深得領導信任。
魏延雖然是劉備的心腹,但是從牙門將軍直接提拔到蜀漢第二梯隊擔任鎮遠將軍,還都督漢中,這是破格提拔,對於年輕的魏延而已,無疑是莫大的驚喜,或者說是莫大的重視。漢中,魏延鎮守了十年,具體幹了什麼呢,曆史記載不詳,但是卻在魏延接手漢中之前,有這一個大體的概括。漢中是蜀地的“咽喉”,無漢中則無蜀國,這是地理位置的優勢,然而劉備拿下的漢中卻是一個滿目瘡痍,堪稱“無人區”的漢中。
當初曹操擊敗張魯拿下漢中的時候,就隻做了2件事情,第一件:“公軍入南鄭,盡得魯府庫珍寶。”,將漢中所有的錢財洗劫一空,讓漢中從一個漢末頗為富庶的樂土變成了一個貧困省。第二件事,搶完錢,還將漢中的人口全部轉移到鄴城、長安等地,可以說此時的漢中儼然成為了“不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