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讀完這些細節的時候,往往會發現他們人生的進階都是來自於偶然的機會。因此,想要活出積木型人生(這個概念後麵會解釋),最需要的就是創造偶然的機會。
創造信息鏈節點及增量
人們之所以喜歡確定性格局,是因為比較好掌控,一切看似早都定好了,隻要按部就班地做就可以了。而不確定格局不容易被人們接受,也是因為到底怎樣才能從不確定中獲益,這本身就是一個“不確定”的事情。
但是,從不確定中獲益也有心法,而且操作起來比追求確定性更簡單,過程也更容易收獲幸福感。
從不確定中獲益,最重要的一個心法是:跟著信息鏈走,你的信息鏈越多元,從不確定中獲益的機會就越大。
我是學曆史的,在曆史學界有一本影響很大的書《叫魂》,作者孔飛力在這本書裏提到一個觀點:權力的本質是傳遞信息。信息沒了,權力也就隨之消失了。
比如說,如果公司的CEO可以不經過你的上司,直接聽取你的工作彙報,那麼你的上司的權力就消失了,他這個職位可有可無。
錢穆先生總結中國曆史的時候,在《國史大綱》中也提到過一個規律:曆史上臨時用來傳遞信息的官職,會不斷地固定化為新的部門,這是中國製度史的一種現象。皇上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會逐漸被固定成一種新的職能部門。當這個職位固定了之後,皇上又要派出新的人去打探消息,然後再直接上報給他,這些人會再一次變成固定官職。
如果皇帝徹底被官僚係統阻隔了信息鏈,那他就不是皇帝了,隻是個傀儡。《三國演義》裏的漢獻帝,唐朝被太監把持的皇帝,都是因為信息鏈被割斷了,成為了沒有實權的傀儡。而中國曆史越發展,皇權就越是強大到可以為所欲為,也是因為信息鏈係統越來越多元,到最後甚至發展出了東廠錦衣衛製度、密折製度和織造製度。
如果你想要建立一種像搭積木一樣的人生,就得讓自己的信息鏈變得更加多元,並且隨著信息鏈的開拓,不斷地用自己的能力和實力配合上新的信息鏈,這樣慢慢地你就會發現自己創造了一種很高級的生態。
通俗化一點的表達就是:你需要認識更多比你厲害的人,並利用你的優勢和他們合作,把這種關係固化進你的生態係統裏。
因此,關鍵不在於你“知道”了什麼,而是和比你厲害的人一起“做”了什麼,你們合作的這些事情,就是你的信息鏈節點。
確定性的人生最大的問題正在於無法建立這種信息鏈節點。前麵談到的四種人,他們都有這種問題。
那些追求安全穩定生活的人,他們的圈子就那麼大,也沒有動力尋找新的合作機會。那些學習到知識癱瘓的人和關注宏觀趨勢的焦慮症患者,他們隻能和書本、課程、邏輯打交道,同樣創造不出合作機會來。至於那些白日夢想家們,他們追求的是結果,不是過程,根本不會花時間去推動事情的進展。
我經常看到這樣的提問:畢業多年,同學都不聯係了,家長介紹的人我又不喜歡,我現在找不到女朋友,我該怎麼辦?
這其實不是一個婚戀問題,而是信息鏈出了問題。
提出這種問題的人,未必是前麵幾類人,他很可能是遇到了下麵幾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係統、新工作、新城市甚至是新行業。在這個格局裏短期內還沒找到自己的位置,尋找不到擴大人脈圈的機會。
這種情況的主要缺點在於,時間不等人,沒有那麼多時間去等著自己成長,如果不能在新環境裏迅速找到信息鏈節點,事業就會遭遇瓶頸,甚至會在新環境站不穩腳跟,不得不敗退下來。
但這種情況也有優點,就是你進入的新格局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第二種情況。原來的人脈圈長期穩定,幾年來認識的都是那些人,再怎麼維護也還是那樣,無法創造新的信息鏈節點。
這種情況的缺點在於,隨著年齡的增長,溫水煮青蛙,信息鏈困境會成為事業的瓶頸。但優點也很明顯,因為這個圈子太熟悉了,所以它很穩定,有的是時間去嚐試新事物。
第三種情況。在原來的人脈圈裏觸動了某些領導級人物的利益,得罪了某些人,或者大環境出現了重大變化,新的領導級人物特別不喜歡你。
在封閉、穩定的環境裏特別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假如你是一位普通的科員,新來的領導就是看不上你,所有人都開始孤立你,你又不能辭職,這就會讓你處處受阻。
如果這種情況處理不善,你的處境會非常危險。但優點在於,某一個領導級人物並沒有能力破壞掉你的全部信息鏈係統,你還有翻盤的機會。
出現這三種情況的時候,我們都很容易在一段時間裏無法創造信息鏈節點。短期來看,會讓自己抑鬱,甚至懷疑人生;長期來看,這將成為你後續發展的瓶頸。
打破信息鏈困境的三個心法
如果你能夠掌握打破這三種信息鏈困境的方法,今後的人生中遇到信息鏈瓶頸的可能性將會變得極小。下麵三個心法,足夠為你打開新的局麵,創造新的信息鏈節點。
第一招:營造一個“圍城打援”的局麵。
當你進入一個新的環境之後,為了盡快地證明自己,往往會參與一些自己並不熟悉的項目,把它當作信息鏈節點來做。然而,這麼做往往會讓你陷入“九連環格局”之中。
那麼,麵對這種情況,如何破局?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和解放軍常用的“圍城打援”法,能夠提供借鑒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