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仇戈(3 / 3)

就這麼過了十幾年時間,仇戈已經長成了一個英挺的壯漢成為了義父手底下一號大將。而他已經兩鬢斑白的義父也越來越少帶隊出去打食了,他們這群馬匪也從兩百人發展到了一千二百人。雖然這多出來的一千人不是人人都有馬,也不都是健壯的青年,老人、婦女、兒童共同組成了他們這支隊伍。

隊伍大了,帶頭的首領也就多了起來。雖然明麵上還是以仇戈的義父為首,但更多的事情還是幾個首領商量著來。本來即使如此,也沒有什麼問題,這茫茫的草原,他們一群逃奴隻要能吃飽肚子也實在沒什麼好爭的。但有一件事卻引發了重大的分歧,就是仇戈想都沒想過的‘回家’。原本仇戈的義父壓著,偶爾打聽到的中原消息知道那裏還是依然的戰亂動蕩,也沒人想過要回去。可沒過幾年,偏偏草原上傳來十八部族和中原一個大唐的國家簽訂盟約的消息。於是,有些念著家鄉好的人動了心思想要回去,但還是被義父壓下去了。理由是:那個唐國向突厥部族的頡利可汗稱臣納貢。他都稱臣了,你回去還指望他能護住咱們這種逃奴?

不想沒過幾年,聽關中過來的商人說,中原的戰亂已經結束了。還沒等又有人提出要回家,草原上就又一次動蕩,頡利可汗領兵去唐國劫掠去了。據說是因為唐國換了一個皇帝,而後,唐國的新皇帝也沒敢和頡利可汗打,而是簽了新的盟約。於是回家的心思再次被壓下去了,可沒等仇戈把這事忘了,形勢再次變了。草原上遭了白災,突厥部族都沒吃的了,更何況是他們。聽說頡利可汗以可汗金印傳令,他的部族都開始搶糧食了,而其他部族對此十分不滿。可還沒等十八部族鬧分裂,仇戈的馬幫卻是先分裂了。

仇戈的義父堅持不想回去,而另一部分人則堅持要回去。哪怕回去沒有地種,他們可以投軍去。有缺糧這麼個懸在眾人頭頂上的斧子壓著,仇戈的義父偏偏又病倒了,再沒人能阻攔馬幫的分裂。或者說分裂都不太確切,應該說是散夥了。仇戈還有幾個跟隨他義父的老人留在山裏陪著日漸衰弱的義父。大部分跟著二當家的去投唐軍去了,因為他們收到了確切消息,唐國攻打突厥部族了!不願投軍的人則收拾家當趁著這個機會跑回關中去了,因為草原上實在是沒有吃的了。

仇戈的義父始終不願意相信唐國能打贏頡利可汗,因為他深知頡利可汗的軍隊有多麼強大。仇戈也不信,所以當他得知頡利可汗打了敗仗時隻是愣了愣,並不覺得突厥部族因此就輸了。但當他抓到潰敗的部族士兵得知頡利可汗被伏,已經押解長安時。仇戈一度懷疑那人是在騙他,而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義父時,義父什麼話也沒說,而後閉上了眼,再也沒有睜開。

仇戈和幾位叔父把義父的骸骨背回了關中。然後仇戈活了二十四年第一次看到‘故土’的樣子,看到老人口中心心念念的‘家鄉’樣貌。仇戈無所適從。陪著幾位叔父把義父的骸骨葬在義父隻生活了他生命裏不到三分之一時間的家鄉,仇戈在義父的墓碑前磕了頭,站起身,無所適從。

幾位叔父都流著淚找自己的家去了,他該去哪?故土不知家在何方,草原上的家卻已經沒了。即使投軍似乎也已經有些晚了,突厥部族一敗,唐國暫時沒了敵人。投軍幹嘛?站崗放哨?仇戈不願意,他還是喜歡騎馬砍殺的感覺。好在很快就有人看中了他這點本事,仇戈被活躍在隴右涼州、鄯州一帶的馬匪老大看中了。於是仇戈重操舊業,繼續當他的馬匪。不過關中地界的馬匪打劫的對象都是來往的商隊,或者收保護費過活,對於習慣了草原上你死我活砍殺生活的仇戈來說有些太無聊了。但是很快就是這種無聊的安逸日子也沒發過了。朝廷駐守涼州的大都督為了保證商道安全,開始清掃沿途的盜賊馬匪。

於是仇戈幹上了他人生的第二職業:遊俠兒。在關中、河南兩道遊蕩了四年多,即將而立之年的仇戈再次認為這輩子就這樣過的時候,他的人生遇到了災荒這道算不上磨難的磨難,然後……或許就此結束……或許從此轉折……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