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競爭與合作(1 / 3)

趙翼需要盡快建立起完整的產業鏈,所以達到目的之後,天緣公司的知識產權部門立刻提高了效率。

天緣公司抽調了大量的空閑的人手,配合知識產權部門組建了五個新的團隊,同時與六家公司進行談判。

按照上午的速度,剩下的幾十家公司,在一天之內敲定專利與技術授權絕對沒有什麼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天緣公司等待的人迅速減少,而另一邊趕到天翼集團的人卻越來越多。

不少公司的代表團隊,剛剛從天緣公司離開,就來到了天翼集團。

他們趕到天翼集團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智能手機另一個最核心的東西——操作係統!

決定做零部件供應商的公司無所謂,可是決定做整機品牌的公司,卻絕對少不了操作係統。

當然,操作係統屬於是軟件,技術門檻沒有那麼高,如果僅僅是湊合,自己開發也不是不行。

不過這種湊合的操作係統,各方麵的性能絕對比天翼集團提供的自由係統差一大截,使用體驗更是沒得比。

因此沒有哪個公司會這麼選擇,除非他們願意在起點上就輸給其他公司,就算他們願意,用戶也不會願意。

操作係統的技術門檻不高,但天翼集團開放自由操作係統,無形之中就大幅度拔高了進入門檻。

想要進入市場,僅僅是開發出一套湊合的操作係統還不夠,還需要各方麵性,至少使用體驗要能夠趕得上自由操作係統才行。

但所有人都清楚,以天翼集團的技術實力,推出的自由操作係統,其他公司想要追趕上的可能性基本為零。

除此之外,天翼集團提供的自由操作係統還有一項無可比擬的優勢,那就是開放源代碼免費授權。

有免費操作係統可以用,還有誰願意在看不到任何前景的情況下,投入大筆資金自己開發一套操作係統?

當然,大部分公司都看到了,免費隻是短期的,後期升級與其他服務收費同樣不少。

但是,他們依舊義無反顧的選擇了自由操作係統,不是他們目光短淺,而是他們很清楚,能夠撐過這第一波慘烈競爭,才有資格去談長久利益。

數十家公司,數十個品牌同時殺入市場,競爭之慘烈不用懷疑,這些人雖然自信心爆棚,但並不代表他們看不到這種顯而易見的未來。

大部分公司上午一起在天緣公司等待,下午的時候又聚到了天翼集團,這次他們都清楚,站在這裏的人,未來肯定都是競爭對手。

不過依舊有不少公司走到了一起,湊成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子,不知道是抱團取暖,還是相互試探。

這一次,雲柔將他們統一安排在了一個超大的會議大廳中,幾大的方便了他們的串聯。

其中後方角落裏,幾家公司談論的話題就很具有代表性:

“黃總你也來了?你們公司不是做係統的嗎,怎麼也來和我們湊熱鬧?”其中一個人試探道。

“李總說笑了!我們公司做什麼係統?不過是接一點外包業務,給別人打下手而已!”黃總謙虛的反駁道。

“黃總何必謙虛,你們公司少說也有幾百個程序員,而且都有編寫操作係統的經驗,自己開發一套手機操作係統不難吧?

或許我們可以合作一下,我出資金,你出技術,我們合作開發一套操作係統?”李總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黃總的公司明顯是一個比較老的公司,手底下有幾百個碼農,雖然沒有原創產品,但從業幾年,技術實力不弱。

這也是李總找上來的主要原因。

李總的公司是剛成立的新公司,背後的資本相當的雄厚,作為公司掌舵者,李總個人能力不錯,至少眼光不差。

他一眼就看到了,使用自由操作係統的弊端,短期內可以享受免費的操作係統,可長期來看,必定會受製於天翼集團。

操作係統與硬件技術不一樣,後者可以慢慢追上來,或者直接采購成品的元件,不太容易被卡住脖子。

可是操作係統一旦形成的使用習慣,再想改過來難度太大,遠不是技術追上來就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