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燕完全將自己的情緒帶入,也深深地以自己華麗的舞蹈華美的舞衣,絕倫的舞姿吸引著在場大多數男子。就連五皇子軒轅禦麟和太子軒轅禦瓴都忍不住將自己的目光投注在洪思燕身上,無關於什麼情緒,就隻是論這隻舞蹈而言,確實洪思燕的表演是非常出彩的。

一曲終了,一舞跳畢,洪思燕的舞蹈在華美,終歸還是到了終結,而在場的眾人都將自己的視線投注在場中那身穿華美舞衣的女子,大多露出愛慕的目光。

而洪思燕此時的心中不免得意幾分,嘴角微微上揚,一步一步地起身,故作姿態地向在場的人行了一禮。這也才‘恰好’提醒了還沉浸在洪思燕方才精妙絕倫的舞蹈中的男子們。不知是誰起了頭,很多人相繼給了洪思燕掌聲。軒轅皇眯了一眼,並沒有說話,隻是雙眸中隱藏了無數的想法,而後將自己的視線看向上官璃華,而後掃過三皇子軒轅禦辰之後,才略過洪培山洪太傅。上官璃華顧不上所有人的看法,堅定地上場,並不在乎所有人的猜測和一部分人的擔憂和一部分人的幸災樂禍。對於洪思燕的舞蹈跳的這般出色,李尚情和晴公主甚至是獨孤絮這個對軒轅朝的舞蹈並不甚了解的人,情緒有那麼一瞬間都能被帶走,故而對上官璃華的出境微微展露出了一抹擔憂。隻是,上官璃華並沒有解釋什麼,她全程的整個過程都是非常淡定的,仿佛心中胸有成竹一般。

而上官璃華也並沒有著急著馬上上場,而是先淡定地走到跟舞台一側,與舞台一側負責伴奏的樂師們溝通了一番之後,方準備起跳。

上官璃華的舞衣與洪思燕的華麗相比,簡直就是算‘簡陋’至極了。

剛起調,眾人還在雲裏霧裏的時候,在場不乏邊疆的將官和武官們都已經率先反應過來,上官璃華跳的正是《十麵埋伏》。

《十麵埋伏》采用了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全曲共有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裏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全曲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寫漢軍戰前的演習,點將、列陣,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音樂昂揚有力,伴有鼓聲、號角聲,鼓聲由慢逐漸加快,營造出大戰之前劍拔管張的緊張氣氛。第一部分共包括前五個小段

“列營”實際上是全曲的引子。節奏比較自由而富於變化。開始就使用“輪拂”手法先聲奪人,渲染了強烈的戰爭氣氛。鏗鏘有力的節奏猶如扣人心弦的戰鼓聲,激昂高亢的長音好象震憾山穀的號角聲,形象地描繪了戰場特有的鼓角音響。此後用種種表現手法表現人聲鼎沸、擂鼓三通、軍炮齊鳴、鐵騎奔馳等壯觀場麵,恰如其分地概括了古代戰場緊緊張激烈的典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