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量不多的椪柑順利銷售出去,第一季的高山反季節蔬菜也順利銷售出去,時間轉眼到了十一月,林豐市即將進入東農開發的時間。
冬季農業開發是常規性的工作,和春耕生產一樣,每年都要提及,但也僅僅是提一提,現如今沒有誰重視農業工作,接近年度,縣市區關心的都是財政收入情況。
林豐市的情況不一樣,東農開發工工作被提上重中之重的地位。
從十一月十號開始,市委市政府相繼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冬季農業開發的工作,而工作的重點,就說葡萄和椪柑苗木的移栽和種植。
林豐市一共有七十二萬畝耕地,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規劃,其中的四十萬畝耕地將用於種植葡萄和椪柑,五萬餘畝將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五千餘畝用於種植花卉。
光華公司的葡萄種植基地、椪柑種植基地、高山反季節蔬菜種植基地和花卉種植基地,租賃耕地不過四萬餘畝,也就是說,其餘需要種植葡萄、椪柑和高山反季節蔬菜的耕地,都是農戶自身的,由農戶來種植。
花卉種植的技術性很強,廖凡民和張登才詳細分析和研究之後,決定讓光華公司單獨種植花卉,盡量不讓老百姓從事花卉種植。
農業大學的譚教授一行早就來到林豐市考察過了,他們經過了仔細的研究和分析,結合林豐市的氣候條件、地理位置等等,認為林豐市葡萄苗木移栽和種植的最佳時間為來年的元月底到二月,椪柑移栽和種植的最佳時間為二月底到三月初,至於說高山反季節蔬菜,從十月份到來年的六月份,悉數可以種植。
時間給出來了,相應的準備工作必須到位。
葡萄苗木的移栽和種植的準備工作複雜很多,田間的水泥柱子和鐵絲必須要固定好,這是一大筆投入,從九月份開始,適合種植葡萄的低山和二高山八個鄉鎮,全部都行動起來,銀行和信用社發放給老百姓小額貸款,光華公司為農戶提供技術上的支持,不少在外地打工的農民都回到了家中,準備開始大規模的種植葡萄和椪柑。
相比較來說,高山鄉鎮的路子就要窄很多了,因為海拔太高,氣候過於的寒冷,無法種植葡萄和椪柑,能夠種植的僅僅是高山反季節蔬菜,不過種植大棚蔬菜也是有條件的,至少需要是比較平整的耕地,能夠建起來大棚,而且距離公路的距離不能夠太遠,否則蔬菜運輸存在很大的困難,最終成本增加,根本不劃算。
另外一件大事情,就說延平肉聯廠廠房全部建好,正式開工生產了。
肉聯廠所有的手續全部辦好,其衛生許可證的手續,是直接到省城去辦理的。
應該說黃延平到林豐市來創辦肉聯廠,是冒了巨大風險的,九十年代末,全國大量的肉聯廠倒閉,剩下的沒有幾家了,一直到年,肉聯廠依舊不是熱門,很多人談虎色變,壓根不願意沾手肉聯廠的事宜。
肉聯廠的生產分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生豬屠宰,第二部分是鮮肉供應,第三部分是豬肉成品加工,包括火腿腸等等,從利潤的比較來看,生豬屠宰是最不受待見的。
不過廖凡民告訴黃延平,肉聯廠在創建的時候,必須著重抓好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修建規模足夠大的凍庫,用於儲存肉製品,第二件事情是搞好生豬屠宰。
生豬屠宰是肉聯廠的基礎,肉聯廠收購的生豬都是需要到廠內宰殺的,絕不會收購已經宰殺的豬肉,所以搞好了生豬屠宰,就抓住了肉聯廠的龍頭。
為了讓肉聯廠能夠順利的進行生豬屠宰,林豐市工商、公安、農業、商務和稅務等部門,配合農業工作專班,對於林豐市存在的地下屠宰場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清理,堅決取締和關停了衛生條件等都不合格的地下屠宰場,至於農村那些為百姓殺年豬的屠宰戶,則是區別對待,讓他們繼續走村串戶,為老百姓服務的同時,自己也賺到一些錢。
黃延平修建的肉聯廠,凍庫的麵積達到了十萬噸的規模,為此黃延平在林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向銀行貸款一個億,投入到廠房和凍庫的修建之中。
沒有誰想到,林豐市擁有全省最大的凍庫,全國排名前三的凍庫,而這些凍庫,將在若幹年之後,爆發出來巨大的生機。
所以冬季農業開發會上麵,廖凡民提出的區別對待個鄉鎮的情況,低山和二高山大量種植葡萄和椪柑,高山鄉鎮在可以建造大棚的地方種植高山反季節蔬菜,那些無法種植蔬菜的村鎮農戶,以喂養生豬為主,田裏種植的部分糧食,可以用來喂豬,而且市委市政府鼓勵規模較大的生豬養殖場,凡是新創辦生豬養殖場的農戶,經過計委、畜牧和農業等部門檢查後,可以獲取一部分的財政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