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防盜章 譚麗娘頭一天才帶了銀子去了隔壁, 第二天張嬸就提著一籃子雞蛋過來了, 同時還把譚麗娘給的五兩銀子還了回來。看到張嬸還了銀子, 譚麗娘愣住了, 以為是張嬸有什麼為難之處。
“張嫂子,可是有什麼為難之處嗎?是銀子不夠?”譚麗娘說著也露出了為難之色, 從櫃子子裏取出一個匣子打開,裏麵隻有兩塊碎銀子, 加起來還不到一兩,譚麗娘握著碎銀子猶豫了好一會兒才下定決定把銀子放到張嫂子麵前,“家裏就這些了,請張嫂子看在我爹和您公公的麵上,辦一場體麵的豆腐飯吧。”
張嫂子一直沒說話,知道譚麗娘把銀子塞進她手裏才笑了起來, “哎呀!看麗娘妹子你說的這話, 太見外了!我來可不是跟你要銀子的。”
說著, 張嫂子把手裏的那塊五兩的銀子和兩塊碎銀子都放回譚麗娘的錢匣子, “我昨天收了你的銀子,孩子她爹知道了就訓了我一頓, 說我不懂事,你家正是困難的時候著五兩銀子怕是全部家當了, 讓我今天趕緊還回來,我這就過來了, 順帶了一籃子雞蛋當賠禮。”
譚麗娘立刻麵露感激之色, “張大哥客氣了, 嫂子也是太客氣,他們男人家不知道日子辛苦,可不能一味地聽他們的。”然後話音一轉,“不過既然張大哥和張嫂子都這麼說,那我就不客氣了,不過這辛苦費,嫂子還是要收的。說著把兩塊碎銀子放到她手裏去。
張嫂子嘴裏說了句“那我就不客氣了”,將兩塊碎銀子揣進了兜裏。
張嫂子和譚麗娘又嘮了些家常說了些豆腐飯的具體事情,就離開了。
送走了張嫂子,譚麗娘把那個裝了五兩銀子的錢匣子放回櫃子裏。目睹了整個過程的呦呦卻覺得不太對勁,張嬸那麼精於算計,可不像是這麼大方的人。
對於呦呦的疑問,譚麗娘心裏卻清楚的很,八成是為了陶陶。張家有兩個男孩,大的今年十四,小的十歲,大概想著陳士梅死了,兩家算上門當戶對,不,應該說譚家此刻還不如張家,張嫂子大概想要求娶陶陶,隻是孩子們還小,先慢慢來往著罷。
其實譚麗娘還真猜對了一大半。
昨天她去張家同張嫂子說了之後,張嫂子就已經在動心了。等晚上張大壯回家來就跟他商量了,張大壯別看叫大壯,人長得也壯,卻是個沒什麼主見的,聽自家婆娘說完,遲疑著問:“這行嗎?”
張嫂子偏頭白了他一眼,“有什麼不行的?要說這以前我可能還猶豫著,雖然公爹和譚舉人是一起長大的,你這個捕快也是譚舉人幫找的,兩家看起來像是情分不淺,但是兩家畢竟門第差著,後來陳士梅又中了舉人,不知道哪天就中了進士做了官,陶陶就變成了官家小姐,就更不敢想了。現在卻不一樣了,”說著,張嫂子長長出了一口氣,“譚舉人沒了,陳舉人也沒了,他們一家子婦孺,此刻怕正是缺依靠的時候。”
張大壯還是覺得不太妥當,“我們現在說這件事,會不會有些……”他沒什麼文化,想了半天怎麼也想不出那個恰當的詞。
“你想說趁人之危啊?”
“對就是這個意思,你咋知道我想說啥?”張大壯嘿嘿笑了兩聲,“還是娘子懂我。”
張嫂子卻歎著氣,“就怕她們家前後兩個讀書人,看不上我們家誌林”
“那怎麼辦?”張大壯此刻也急了起來,他是男人,不懂女人家的那些彎彎繞繞,但是就算如此他也知道譚家養出來的孩子不會差,何況陶陶小時候他也見過,乖巧懂事長得又漂亮。
“所以我想著啊,他們家懷宇不是在守孝不去學堂嗎,那就讓誌林每天過去把夫子講的課業告訴懷宇,譚娘子看到我們誌林這麼好,總是會動心的,況且……”張嫂子說著聲音就小了下去變成了隻有夫妻兩人之間的耳語,“況且,若是能見上陶陶幾麵,兩個孩子有了接觸,慢慢有了情誼也說不準。”
“那,要是不成呢?兩家關係豈不是完了?”張大壯還是覺得不太穩妥。
“不至於,到時候就說譚家藏書多,誌林去借書看的,就算親事不成,還能學點東西。”張嫂子越想越覺得主意不錯,懷著高興的心情翻身睡去,不再管張大壯怎麼擔憂。
三天過後,張嫂子又來了一趟。她幫著置辦完了這頓豆腐飯,把一些沒怎麼動過或者做的時候因為做多了沒有上桌的菜都送到譚家來了,另外又提了一籃子雞蛋。
“守孝不能吃肉,那就蒸些蛋羹給孩子們吃,本來就瘦,再不吃油水可怎麼辦?”張嬸一副十分憂愁特別掛心的樣子。
譚麗娘自是感謝再感謝,從此兩家往來又密切了一番。
送走了張嬸,譚麗娘關閉了大門,譚家開始正式進入了“守孝”期。帶顏色的東西一律都換了下來,換成了藍色黑色白色這樣的素色,衣服也以素色為主。因為家裏三年前才辦過幾場喪事,因此著這些東西都還算齊全,不用重新置辦,洗洗改改都能穿。
因為守孝,懷宇的確像張嫂子想的那樣,跟夫子請了家不再去學堂上課,夫子怕他耽誤學業,開了一張紙的書目讓他看,還說會每隔十天讓小廝去他家裏取他的作業和讀書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