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策馬把李易圍了起來,其中一人厲聲喝道:“兀那漢子,看到有南朝敗軍過來嗎?”
李易眨了眨眼睛,果斷地搖頭道:“沒有。”
“你是何人?”
“貧道神宵道真虛觀道士,奉命在外曆練。”李易賭了把,就賭幾個騎兵的無知,昨夜把破爛的軍服脫下扔了,帶有蒙古軍標誌的弓箭也丟了,換上了灰色的粗布道袍,這是從蜀川帶來的最後一套了,順便虛構了個道觀。
其實,真虛觀也不是憑空虛構,他在路過華陰時目睹破敗場景,還有人去觀空的道觀,破壞的牌匾上正是真虛,張口閉口貧道也是順嘴,畢竟需要個新的身份。
而且,通過盒子裏的文牒知道,真虛觀是神宵道北方道統大派,當年傳承自扶搖子陳傳,真宗、仁宗時代那是頗為興盛,到了大宋南遷時,陝西屢屢成為戰場,也就敗落了下來,到了全真道崛起,真虛觀徹底遭受打擊,殘餘不多的道士各奔東西而去,道觀也廢棄不用。
果然,聽到是道門真虛觀的道士,又見李易打的是道鬢,正在烘幹的衣服是灰色道袍,幾個騎兵臉色稍緩,目光轉向了烤的香噴噴的豹子肉,眼中流露出饑渴的欲望。
李易是何等人,他具備兩世記憶的宿慧,就算前世是芸芸眾生中的尋常人,卻也是深知人情世故,大凡征戰哪有好的吃喝,他是深有體會。
再說,他也不想平白惹下事端,畢竟對方有三個人,笑眯眯地道:“幾位善士鞍馬勞頓,要是不閑烤肉粗鄙,就請下馬歇息,多吃些豹子肉。”
三名騎兵滿意地笑了,對方既然是道門真虛觀道士,又那麼有眼色,那就恭敬不如從命,紛紛下了馬圍上來。
蒙古人看著李易,感覺對方是知趣的人,伸出大拇指滿意地笑道:“道士,你是長春真人門下?”
竟然是標準的官話,李易稍加錯愕也就釋然了,既然是遊騎,會當地的官話是必然,要不你怎麼打探軍情。
至於長春真人門下,那就更好理解了,自長春子丘處機西行域外,那是得到成吉思汗認可,止殺令可不是鬧著玩的,連蒙古大汗也要維持,道門地位的確大大提升,在那些普通蒙古人眼中,隻要你是道士,無論是那個道觀的,那就是全真道的真修,至少表麵客氣許多,戒備之心大大降低。
幾個人圍著火堆大塊吃肉,戰事緊張時期,尤其在人口幾乎絕跡的中原,就算是蒙古軍飲食也很困難,連李易也深有感觸,一根肉腸就能引發爭端。今個,難得能吃上上等的豹子肉,這玩意放在平時也是看稀罕物,自然是大吃特吃,不吃才怪。
李易看著一陣心疼,這可是他拚著命換回來的,要用在路上充饑的食糧,被三個蠢貨狼吞虎咽,竟然吞了許多,完全超過他的食量。
想想,對方身上的皮甲齊整,腰間又有馬刀,並不好對付,還是忍忍送走他們再說,他知道正軍探馬多為剽悍之徒,並不想節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