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曆史的選擇(1 / 2)

集英殿唱名後,自然有一套繁瑣的禮儀,一幫進士在禮部郎官引導下,先赴國子監謝先聖、先師,而後又是暢遊西子湖和射禦講武殿,這都是必然的程序,也是彰顯朝廷重視讀書人的節奏,更是讀書人秉承儒家先賢六禦學說的重要體現,。

眾進士一並出行,引的臨安內外仕女紛紛觀望,遊賞西子湖絕對是一段高潮,由官方組織臨安內外的名伶,高鬢盛裝,持琵琶管絲在彩台上彈唱,佳人如斯、美奐美輪,此為西子一大絕景,更是臨安最盛況的景色之一。

誰不喜愛美色?書中自有顏如玉,天子親自點墨啊!

射禦講武殿,李慕白並未有任何出彩,蓋因集英殿風頭太盛,讓不少人嫉妒,要是表現的再好,那可真應了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諺語,低調點沒有壞處。

還有幾天才是聞喜宴,他也樂得清閑幾日,不去麻煩官府出資為他辦什麼宴請,那是沒有意思。也算是進士的某種特權,你隻要能龍飛榜有名,就能按照名次規格,享受官府的禮遇,沒錢的進士自然不用愁,官府當然為你出錢應酬,每場酒宴隻要是報備,禮部自然是給麵子。

連續七八日的慶典,李慕白的名聲也傳了出去,對於集英殿唱名,趙官家招李慕白殿對內容,陸續傳出來幾分,外界褒貶不一。

有人放言集英殿唱名,何等莊重,李慕白竟在此場合大放厥詞,當著天子的麵大談取利,當真是奸佞商人。也有人維護,認為李慕白觀點切中時弊,條理清晰,目光深遠,也有人持中而論,不做褒貶論調。

當然,最可恨的是那個道士,李慕白當著天子承認,自己的策論大半功勞是別人的,也就是太乙宮李易的見解,這就造成了某種強烈的風暴,甚至有些道門高真也很不滿,認為妙虛不務正業。

鳳凰山西南,臨近西湖一處不大宅院,由前後兩個小院落組成,內有幾顆花樹,院落中錯落五六間堂閣,曲折的回廊環繞不大的小池,此劉斐在臨安的某處別院。

沒辦法,任何時代都不能免俗,富人永遠都是特權階層,有錢能使鬼推磨,哪怕像劉胖子這種被排擠的子弟,也能保持體麵的生活。

“可惜了、真是可惜了,授官落了下乘定有蹊蹺。”劉斐無限感慨,李慕白的事情自然傳開了,卻沒想到竟然是潼川府州學教授,這不等同流放嗎?

自康王南遷自今,四川各路都實行類省試,不用長途跋涉來到臨安參加禮部試,決定了四川的士子初任官職,大多都是本地軍州,很少別的地區進士來就任,也就是到了知州級別的大臣,朝廷掌控才強了很多。

換句話說,李慕白這種上等的進士,又得到天子垂青的人,應該在江右大郡謀取教授職事,甚至留在尚書九卿成為大理評事才是正途,再不濟也去個小郡成為通判。

不知是哪個下的絆子,李慕白去四川就任,尋常還會在那裏再任幾年,相當於遠離了朝廷,這是江右士子所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