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闊端攻破成都大肆殺戮,百萬居民幾乎屠戮殆盡,錢帛盡歸別人所有,與其國破家亡還不如盡數散去,招募壯士保家衛國,至少不會留給別人。他絕不願眼睜睜看到蜀川淪陷,如今趙彥呐對他刻意拉攏,曹友聞頗為友善,又能掌握一支兵馬,天時地利人和皆全。
既然上天給他一次機會,那就與蒙古人搏上一搏,他並非沒有勝算。
曹友聞豈知李易能耐,他卻看好其智勇,溫和地笑道:“家國在,千金散去還複來,大丈夫就應有決然氣魄。”
李易不免一笑,看來自己的層次相比曹友聞,還有些欠缺啊!當下吃味地道:“貧道不過東施效顰,貽笑大方。”
曹友聞一怔,不禁莞爾,李易明顯在說他高雅,不在意地道:“公事無需過謙,江山代有人才出,封狼居胥方為我輩誌向。”
李易老臉一紅,心中卻又升起一團火焰,在曆史山留下名字,哪個不是當世俊傑,別人能他也能,還會做的更好,
感念之下正色道:“多謝太尉,我意招募效用八百,軍兵六千,望太尉能調撥訓練官。”
曹友聞嗬嗬一笑,爽快地道:“好說,我調呼延信、王孝仁他們入你部,再讓三哥率百名效用軍兵,助你訓練士卒,短期內可形成生軍。”
曹有諒所部選鋒軍乃禦前諸軍精銳,將士都是百戰死士,能有百人訓練他的部隊,自能提高烏合之眾戰力,可見曹友聞對他的重視。
“今日便傳令,讓他們隨你募兵。”
“如此甚好。”李易大喜,那些精兵眼光賊高,若待遇到位,絕對能招募壯勇之士。這些年隨著軍人待遇提高,社會地位也相應抬升,豪傑之士並不排斥成為效用。
曹友聞一笑,旋即正色道:“事不宜遲,要盡快募兵。”
李易自是明白,雖說如今是小打小鬧,卻是闊端疲勞戰術,不斷剪除宋軍羽翼。明年八月將會是蒙古大軍的總攻,心下不免一驚,倉促地道:“太尉,虜人肆虐西路,我等不可不防。”
曹友聞本就看中李易才能,見他有所擔憂頓時來了興趣,問道:“如何?”
“虜人兵多勢眾,不斷對文階諸州用兵,企圖再明顯不過,他們要不斷消耗蜀川兵力,拔除側翼屏障。”李易沉吟一下,組織語言又道:“階州失守,文州僥幸得保,卻讓我喪失西部屏障,虜人精兵出入西路如履平川。”
“太尉且想,沔州、大安乃入蜀要道,卻非唯一道路。闊端主力攻我,再選一部兵馬走陰平下龍州,就算我等把闊端狙在利州,亦會腹背受敵。”
曹友聞大驚,他是百密一疏,陰平小路是曹魏滅蜀之戰,鄧艾所走道路,雖大山阻隔、關防重重,卻不是沒有可能。如今,階州殘破文州勢單,一旦文州有失,蒙古軍可沿小道直驅龍州,屆時局勢可就複雜了。
李易觀曹友聞臉色不對,又道:“貧道不過有此擔憂,陰平小道不可能讓大量馬軍通過,虜人就算攻伐也不足懼。而今,唯擔憂沔州一線,一旦有失,我軍不得不在大安與敵決戰。虜人不是傻子,軍中不乏名將,吃了一次虧再讓其吃虧,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