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瑾他們的商議,他們占下的這一片地方將會分為東西兩部分,東麵由許貫忠管民政,史進負責軍事;西麵民事有管豹治理,管龍作為軍事主官。
李瑾在武清停了兩日,將一應事宜安排妥當之後,點起軍士,在第三日早上啟程出發。許貫忠等人出武清城十裏相送。互道珍重之後,李瑾等人踏上了回山的路途。
他們此行,除李瑾和林衝、廣惠、管虎四位頭領之外,就是李瑾手下的二百中權親衛,林衝統領一營馬軍,廣惠和管虎統領的一營步軍,總共一千二百人,卻有兩千多匹戰馬,基本上是一人兩騎,聲勢動人。
一下帶走一千戰力,兩千多匹戰馬,對於在北地留守的許貫忠等人來說,多少肯定會有些影響,不過他們手中還有一千五百馬軍,一千步軍,這些都是成型的戰鬥力,雖然馬軍會因為馬匹被帶走不少,戰力下降,但是他們在北地,馬匹並不難尋。至於兵力,他們在征剿各地時,收編了不少民壯義勇,而他們占領的這一片地方雖說人口不算稠密,卻也有八九萬的人口,招兵也不是難事。因此,以許貫忠他們的兵力和個人能力,守住這一片地方,並不是什麼難事。
且不提許貫忠他們在北地的經營,隻說李瑾等人一路疾行,穿州過府,不止一日,終於是來到了鄆州。
隻要過了鄆州,就是梁山水泊的北岸了,李瑾他們也就算是到家了。這一路行來自然不是一帆風順,路上想打他們的主意的官軍、匪寇不知凡幾,都被李瑾他們以鐵血手段剿滅。
長途跋涉,路上又多次戰鬥,所以李瑾他們現在的樣子多少有些狼狽,一個個風塵仆仆,軍服上還有不少血跡,好在軍服是黑色,倒是不太看得出來。可是軍士麵上都是掩蓋不住的疲憊之色,即便是李瑾,也不複以往的俊俏模樣,形容略顯散亂。
雖然形容不佳,但是經過長時間的轉戰,他們的氣勢卻是愈發精悍,尤其是跟在李瑾身後的親衛和林衝手下的馬軍,看上去便知道是百戰精銳。因為這兩部分人,多數是從山寨帶下山的,接近半年的廝殺生活,已經將他們鍛造成了一把尖刀。
越靠近水泊,大家的心情愈發急切,恨不得插上翅膀,飛上山寨,卻又不得不在一處崗子邊暫時停下腳步,隻因為有一夥不開眼的人找上了他們。
李瑾他們原本在一處樹林裏稍作休息,準備一鼓作氣在天黑前趕到山寨。他們已經養成了行軍、休息時廣派偵騎的習慣,即便已經靠近山寨,卻也沒有放鬆下來。不光有士卒值守警戒,更有不少哨探在外圍警戒。因此,這一夥人找上來的時候,離李瑾他們還有十裏地就被發現了。
對方領頭的顯然也是小心謹慎之人,也派出了不少偵騎,兩邊的哨探在多處相遇,各自試探了一下,互有死傷,總體而言,還是李瑾這邊占了上風。有偵騎捉了幾個“舌頭”,簡單審問之後,將人帶到了李瑾麵前。
“寨主,這些人在外麵窺探我等,被兄弟們捉住了。”
“跪下!”幾名偵騎將“舌頭”帶到李瑾等頭領麵前,推搡在地上。
“爾等是什麼人,竟敢在此窺探?”李瑾的話語之中聽不出喜怒來。幾人遲疑片刻,被身後的偵騎一頓拳腳伺候。
“我等……”其中一個膽小懦弱些的,就要開口交代。
“住口!”一個似乎是領頭的,開口厲喝道,止住了那人的話頭。接著轉向李瑾說道:“要殺便殺,何必多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