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審大會(1 / 2)

隨著梁山士卒在城中四處遊走,不斷宣揚,沒片刻,城中百姓就已經知曉破城的是哪方大王。不過一時片刻卻是每人出門,畢竟說得再好聽,卻也不可能就憑著這麼兩句簡單的話語就能讓百姓馬上相信。人們常說樸實百姓,可是樸實並不是天真,更不是傻。

不過李瑾早就已經料到了會有這麼一個局麵,早已經吩咐下去,也沒讓士卒逼迫,隻是讓士卒在城中廣貼告示,不斷宣揚,梁山自己人則是有條不紊地開始將此次的收獲一一裝車往城外的營寨運去。到了營寨之後,便會馬上裝船,順著濟水往南運回梁山。

不過在李瑾心中,府庫之中的收獲隻怕會是此次破城繳獲之中的小頭,真正的大頭還是要落在那些被看押起來的官吏身上。

梁山士卒從天亮就開始在鄆州城中宣揚,不少人的嗓子喊得都快冒煙了,但是似乎沒有什麼效果。

眼看快到了辰時,百姓發現梁山義士們沒有強迫的意思,才開始有那麼幾個膽大的“冒著殺頭的風險”走出了家門,來到大街上。

然後就發現,這被義士們占領的鄆州城和以往也沒有什麼兩樣,四下也沒見什麼煙熏火燎的殘垣斷壁,完全沒有城池被反賊占領的跡象。不過大街上的人少了許多,除了巡遊的梁山士卒之外,就那麼幾個腿還有些發抖的大膽人。

幾人自然而然地走做一路,瑟瑟縮縮地往前走了幾步,梁山的士卒也沒理他們,仍舊在自顧自地巡邏。這幾人到了一處路口,便見到一處告示,上麵寫著的便是和梁山士卒口中宣揚的一個意思。

幾人看了一會兒,麵麵相覷,又看了看在不遠處巡邏的梁山士卒,其中一人說道:“去看看?”

另一人接口:“便是去看看,反正也不會少一塊肉,咱窮橫命一條,也沒有梁山的大王們惦記的東西,去看看打什麼緊,若是真的,看那些敲骨吸髓的貪官汙吏人頭落地,也是一件快事。”說起來,有宋一朝當真是文化昌盛,便是一個普通的升鬥小民,偶爾也能從嘴中冒出兩句詞來。

幾人商議定了,便開始往城東的軍營走去,更有人開始呼朋喚友,等他們走到軍營之時,隊伍已經壯大了不少。此時這裏已經搭起了一座木台,一眾百姓在營外空地上站定,隨著人越來越多,開始有梁山士卒開始維持秩序,不過也隻是在木台四周站定,不讓百姓擁擠向前而已。

眼看四周聚集的人已經上千,有士卒進營稟報,李瑾和一眾頭領頂盔貫甲從營中走出。

看著李瑾等人走出來,鄆州百姓開始議論起來。他們沒想到,在官員大戶口中身高丈餘,腰闊十圍,麵貌猙獰,一日三餐都要食人心肺的梁山頭領是這副模樣。尤其是領頭之人,竟是這般豐神俊朗。

李瑾等人走上木台,站定之後,李瑾開口大聲說道:“各位鄉親父老,我乃梁山李瑾,此來鄆州,一不為打家劫舍,而不為殺人放火,隻為將城中貪官汙吏抓出來,為城中受苦的百姓主持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