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之若命(2 / 2)

“我們家是窮,但媳婦兒過門是不能虧待的。家裏隻有這點錢,以後逢年過節再給你們家補上。”

就這樣,老兩口從照顧一個傻兒子,變成了照顧傻兒子和癱媳婦兒。

關健對母親沒有什麼印象,隻是從爺爺奶奶口中隻打了些大概。癱媳婦兒雖然不能下床,可腦袋卻一點問題都沒有,但也就是這樣,她才更懂家裏人對自己的嫌惡,才懂被嫁到這戶人家的屈辱,才明白自己的丈夫是個不能開口的傻子。又做不了事,又能胡思亂想,這一家子的糟心日子可想而知。

癱媳婦兒對傻兒子不好,天天嘴裏念叨著喊罵聲,連結婚當晚都大喊非禮,要不是辦了婚禮村子都知道真得喊派出所來。

出門就是做做做,沒完沒了的幹活,回家就是吵吵吵,無休無止的抱怨。爺爺就在六十不到的前幾天,喝醉酒踩空掉進河裏,也沒人看見也沒人知道,等天黑了奶奶出去找的時候隻剩下河邊的一隻鞋。

最終爺爺的人在下遊找到了,吃了水腫成了河豚。警察說是意外失足,沒有保險沒有賠償,甚至連村裏的慰問金都沒有。奶奶說爺爺是故意的,累了不想幹了,扔她這個孤老太婆自己來,當初在醫院是她一個人決定的,最後也應該讓她一個人收尾。

爺爺的葬禮很簡單,房子裏擺了兩天就入土了。村裏人有祠堂、族譜,爺爺是本家人,死了至少能有個祖墳埋,要是死的是奶奶這個外姓人,怕是隻有草席包著往山裏埋了。

傻兒子不懂,癱媳婦隻會咒罵,爺爺的靈堂倒也格外冷清。

又過了一年,癱媳婦兒懷孕了,這讓奶奶高興壞了。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萬一自己也沒了至少有照顧傻兒子的人。關健還沒出生,就背負了幾輩人的希望。

媳婦兒生前,奶奶又特意去了趟醫院打聽。媳婦兒的病是什麼病毒引起的,不會帶給孩子,但傻兒子的癡呆卻不一定,要是傻兒子再生個傻兒子,這家人就真的沒活路了。懷著忐忑,奶奶幾乎是靠雙腿走回村子的。

幸好,關健出生很健康,或許是名字的原因,老天爺知道了奶奶的訴求,給了這個家庭一個健全的大胖小子。關健的出生,讓這個家重新變得生氣勃勃,連癱媳婦兒的抱怨都少了起來,看著碧藕一樣的小娃娃常常發呆,不知心裏在想什麼。

關健三歲那年,奶奶也六十了。靠著幾畝薄田,靠著不要臉皮跪在親戚門口忍受辱罵,奶奶用她一米五的身軀背活了這個沒人照顧的孩子。關健隱約記得,奶奶在田壟上耕種的情形,那是他孩童時最深的記憶。

有一天回去,癱媳婦兒突然說還想再生個孩子,想多些孩子讓這個家一點點好起來。奶奶聽了很高興,那是兒媳婦兒頭一回好好和她商量,那是她第一次把自己當成這家的人。

大孫子都養活了,再多一個奶奶也能想辦法養活。傻兒子是奶奶全部的動力,如今還多了大孫子,人活著不就是圖個盼頭嗎?

關健四歲那年,妹妹出生了,有個一樣不怎麼好聽的名字,關康。

可惜這一回老天爺沒瞧見,叫關康卻一點也不健康。很不幸和父親有著一摸一樣的遭遇,本來時代已經進步了,發現得早能及時得到治療,可他們住在村裏,是連飯都快吃不起的農民,奶奶至今還記得那六塊錢掛號費。

關健六歲那年,妹妹發病了,一樣的高燒,一樣的抽搐。奶奶嚇壞了,一下子像是回到了三十年前,抱起孫女就去求人,早一刻孫女就能快好一點。

可還能求誰?養傻兒子,養孫子,埋丈夫,買藥錢......奶奶早就把能借的錢都借完了,誰家也不是開銀行的,誰家也不能一輩子養著誰。跪了一晚,哭了一晚,最終就借到三十塊錢。那時候,這點錢已經連火車都坐不起了。

奶奶不管,她養活了兒子養活了孫子,現在也不能讓孫女就這麼沒了。回家帶著關健往鎮上去,把家裏的田抵押了換些錢,想都不想就往醫院去。

雖然發現得早,可奶奶到底沒有太多錢給孫女治病,用藥和護理都是最低水平來,要不是現在的院長也知道當初奶奶的事情,醫院早就把沒錢看病的奶奶趕走了。

大病一場妹妹沒死,但最終卻和父親落得差不多的下場。

想到這裏,關健從背包裏掏出了長官給的一小塊巧克力,掰開一點塞倒一旁妹妹的嘴裏。算算日子,妹妹也快過十八歲的生日了,這一代一代多麼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