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先生現在常常回想起小時候父母在老家破舊的堂屋裏喝功夫茶的情景,那時候父母還年輕,不出去幹活的時候,就在家裏沏上一壺功夫茶,慢慢地喝著,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閑話,他和哥哥則在院子裏跑來跑去,玩得口渴了,就跑進來,從父母手裏搶過一杯茶就倒進了嘴裏,父母喝的茶格外濃、格外苦,苦得兩兄弟直咧嘴,逗得父母哈哈大笑。
現在回想起來,這是那時候一家人最快樂的時光。小的時候,哪知道父母的辛苦,哪知道家裏日子過得艱辛。一杯最劣質的苦茶,也給一家人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那時候,日子過得清貧、艱辛,沒吃的,沒穿的,隻有一杯苦茶,陪伴著一家人度過了那段艱苦的歲月。
隻是後來兄弟反目成仇,兄弟倆分道揚鑣,才打斷了連接他們兄弟感情的那杯苦茶。
現在,能夠承載那段歲月記憶的隻有這套功夫茶具了。這個社會變化得太快,快得讓人一個勁地隻顧往前奔,丟棄了很多傳統的東西,等到年紀大了,終於不用終日奔波了,才忽然想起來自己丟掉了很多東西,甚至連自己的根都丟掉了。
李老先生從年輕時候開始就在香江以及海外打拚,思維方式以及做事方式都完全西化,但就是這麼一套功夫茶具,卻讓他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的根在哪兒。所以他對這套功夫茶具特別珍惜,雖然侄兒李明華一直試圖得到這套功夫茶具,但他一直都沒有鬆口,弄得李明華很是不快。
茶在口裏苦苦的,跟小時候從父母手裏搶來喝的一模一樣,雖然當時喝的是最劣質的鳳凰單樅,有時候沒錢買茶了,媽媽還從茶商那裏討一點別人不要的茶末泡茶喝,但在李老先生的味覺記憶裏,現在喝的頂級鳳凰單樅還是原來的味道。
一個人在外漂泊一生,在骨子裏仍然深深地銘刻著故鄉的記憶。不管他走多遠,最終的歸宿仍然是回到自己的故鄉。
諾大的地下室裏靜靜的,除了喝茶發出的聲音,再沒有別的聲響,要是換了別的人,肯定會被這特別的靜寂嚇著,李老先生早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環境,或許,也隻有在這樣的環境裏,他的思維才不受影響,可以將之前所獲得的所有信息仔細地梳理一遍,整理、分析、判斷,從而做出決定。
慢慢地品著茗茶,李老先生在頭腦裏消化著今天所得到的所有的信息,一遍遍地過濾著。在商戰中要贏得勝利,首先要獲得先機,快人一步,而要獲得先機,就需要從諸多的信息中找到對手的破綻,所謂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兩千多年前孫子的兵法戰略用在商戰中也同樣有效。
一貫思慮嚴密的李明華為什麼要收購毫無價值的天倉物業?
歐陽自健這隻老狐狸跟譚副市長究竟密談了些什麼?
明華集團跟博倫集團這場生死大戰會以什麼方式開局?又會以什麼方式結束?
是李明華的明華集團贏呢?
還是歐陽自健的博倫集團贏?
還是,當然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那就是:
在這場明華集團和博倫集團的世紀之戰中,李明華和歐陽自健兩敗俱傷,最後勝利的是——他。
不錯,就是他,李智恒!
就是早已退出江湖、不再過問世事、安度晚年的李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