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桂花落,柳深青(3 / 3)

錦笙雖遠在美國,卻也知道這件大事的重擔又要落在師父的肩膀上。於是發電報給師父說,駐紐約領事陸哲峰早已向國內政府請任費城博覽會中國代表團總代表,負責中國在美參展的籌備事宜。中國在博覽會的展館,她和陸哲峰會負責弄好,讓師父隻一心負責國內的籌備即可。她還建議,參展商品貴精不貴多,且要以適合歐美銷路為要。中國產品如果能夠在萬國博覽會上大放異彩,那效果比她在美國開五個利華貿易行還要管用。

虞景廉接到電報後,仔細忖度了一番,念及籌備時間倉促,政府不願給予支持,且中國對外貿易根基淺,遂在籌辦會議上與眾人商議定下了兩個籌備宗旨。

其一為擴展對外貿易,凡產品在歐美已有大宗銷路以及日後有望推銷者,可得以參展陳列;其二為展示中國近年工業進步,凡著名國產以及最近自製工業精品,不必定能暢銷外國,亦可得以參展陳列。

是年五月底,萬國博覽會於費城開幕。中國館亦於七月中旬開館,建築外觀采用中國宮殿樣式,頗具中國特色。館內陳列,除了中國傳統的絲茶繡瓷等產品,也有化妝品、電器、革製品、銅鋼製品,還有印刷工藝以及像味精這等化學工藝類商品,等等。

遠赴重洋並非易事,雖然展品眾多,但親自前來的,加上政府官員也僅有四十餘位負責人。

故而,方少塵雖隨同前來,卻無時間與錦笙長聊,先是忙著布置展館,然後是忙著接待參觀者。

國內幾大報社的記者們早在園區開幕時即到,偶爾,有中國籍記者和中國留學生會來中國館幫忙,人手卻仍是不夠。

錦笙所忙事務並不全是展館,她待在美國一年多,如今即便翻譯不在身邊,也能與說英語的人做簡單交涉。待她跟著陸哲峰與博覽會管委會的負責人核對好中國參展商品後,一進中國館,眸光即被方少塵和方鶴攤開懸掛的織錦吸引了過去。

方少塵此次帶來參展的,除卻傳統的素綢花綢、素緞花緞,還有他改良創新出來的新織錦——五彩織錦和黑白像景。

黑白像景僅由黑白二色蠶絲織就,若非錦笙提前知道展品是織錦,還以為方少塵是在中國拍了照,衝洗出幾張巨幅黑白風景相片來參賽呢。

五彩織錦則是在黑白像景的基礎上著了色彩,所懸是具有江南特色的風景織錦,畫卷細膩逼真,絲絲縷縷,織就了中國影像。

懸掛的還有兩幅中國古畫和兩幅西洋名畫,也是由縷縷蠶絲織就。

一個留學生正在給參觀者翻譯,錦笙聽見他語氣裏帶著濃濃自豪告訴那些美國人,對,這就是我們中國的絲綢,這織錦上的是我們中國的風景。

錦笙雖然才在美國待了一年多,卻已理解師父為何會那麼致力於救國強國,此刻也能理解那個留學生語氣裏為何會有濃濃自豪。

錦笙看見幾個洋人毫不掩飾地表示難以置信,不由得唇角微微上揚。自然,許多美國人眼裏的絲綢,還是他們那些花樣重複批量生產的機織綢,對於這種中國匠人一絲一縷手工織出來的織錦,他們怕是從未見過。即使以前在某些場合無意中見過,應也是毫不在意,沒有像在這等場合感到如此驚奇震撼。

此次參展,所有產品都由中國人自主挑選,中國能夠引人注意的產品,再不是洋人赫德控製時期那些供西方人哈哈嘲笑的小腳婦女、娼妓、大煙鬼、乞丐等的泥塑和木雕。

錦笙眼睛被織錦吸引,身體也被觀客擠到了方少塵跟前。待回神,見方少塵對自己視而不見,連忙堆起濃濃的一臉笑,語帶討好地說:“妹夫,還生我氣呢?都是做父親的人了,怎麼還如此小氣!”方少塵先是冷眼相看,待垂眸,笑意便顯露了出來。她精靈討喜的笑模樣看得多了,他早已不生她氣,於是問道:“我帶來的參賽品,可對得起你那三封越洋電報的花費?”

錦笙點頭,拍拍方少塵肩膀,認真地說:“簡直是物超所值!這下子,也讓洋人見識見識,什麼才是真正的絲綢,什麼才是中國織錦!不是他們弄個印花機器印上些花樣就叫錦緞的。讓他們知道知道,中國還是絲綢的祖宗!”方少塵看她一眼,啼笑皆非地搖了搖頭。二人未及長聊,秘書把錦笙喊了出去,方少塵也繼續和方鶴整理擺放所帶來的中國絲綢。

有學者把萬國博覽會稱為“網羅世界各國文化之集合體”,是一場“文化盛宴”,商人則更覺得博覽會是一場“貿易盛會”。

園區內不僅有美國本國建造的五大展館,還有一些國家在園區內建造了國家館。此外,還有禮堂、體育場、郵局、電站、新聞發布室、遊戲場等建築物,堪比一個華麗小城區。

博覽會每日遊人成千上萬,甚至可達十幾萬人次,然而大多數都為普通觀客,並沒有明確的目的和研究展品的精心。園內展館眾多,且遊戲場地也眾多,若不能引起遊者興趣,則人或不來,或來也未必注意。為了招攬貿易,亦為了展示中國文化與產品,錦笙和中國代表團的幾位主要負責人每日都在冥思苦想,要如何招攬遊客。

在園區租賃土地太遲,中國館地理位置並不好,距離入口很遠,也較為偏僻。又因時間有限,經費也有限,遠看似宮殿一般華麗,近觀則有許多粗糙之處,幸得各樣精美展品擺放其中,方不失雅致。

錦笙忙碌之中也抽時間到日本館看了看那些“老朋友”。與日本人鬥這麼多年,她也發現了,大多數日本人但凡做什麼,都會一心一意較著勁兒往最好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