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代經過幾年的曆練,已經是個非常有能力的年輕官員了。臨走之前,他特的對醜姑說:“寧夫人,您也別覺得遺憾,我每到一處,都會認真做記錄的,到時候把全程的見聞全部完整的記錄下來,帶回來給大家看。”為此,他還帶了兩名善畫的手下。
說實話,王高代還蠻希望醜姑能跟著一起出海的。畢竟醜姑的見識,遠超出了大家的預料,誰也不知道為什麼醜姑的知識會如此淵博。雖然很多時候,她都是讓寧二在出頭。但大家在很多事情中,都能發現她的影子。
不過醜姑和寧二也沒有停下來享福。他們不能出海跑太遠,也可以在內陸跑啊。所以,幾年之後,他們的足跡已經踏遍了各地,他們還曾經回到寧家村去。
村裏的人都不太認識他們了,雖然寧家的祖屋還依舊保存著,經常還派人回來維護,而吳家的祖屋也保存著,每次維護寧家的人也會連帶維護吳家。
大家都知道醜姑嫁給寧二了。兩家是正經的親戚。
看著眼前的一排排的磚瓦房,寧二和醜姑都感歎道:“沒想到啊,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好啊。”
幾個人下了馬,慢步走進村子。
村頭是間學堂,正是課間休息時間,幾個小童正在玩樂,見到來了外鄉人,也不認生,一個年紀六七歲的小男孩子,還招呼道:“你們是來做生意的嗎?”
醜姑笑了笑,順口問道:“是啊,你們村現在有什麼好東西要賣?”
“我們村的好東西多著呢。一年四季有金針菜,秋冬還有桔子,還有……”他搬著手指著一樣一樣的數著,口牙齒清晰,顯得十分聰慧。
“哎喲,你是哪家的娃兒啊,真是有趣。”寧二忍不住大笑起來了。
聽到這邊的動靜,一位夫子打扮的男人走了出來,盯著寧二看了好幾眼,半是懷疑半是興奮的問道:“是不是寧少爺回來了?”
已經過去了多年,寧二已經留起了短須,一副中年人的打扮了。但他的臉生的嫩,變化不是很大。夫子就是當年跟著他學習過的孩子之一,村裏最窮的那戶人家的孩子,大名叫寧子安。還是寧二給他取的。
寧二仔細的看著他,並沒有認出來,隻是覺得有點兒臉熟,不好意思的說:“我認不出你是誰了?”
夫子卻已經跪倒在地磕頭起來了,改口叫起了,“夫子,這麼多年,沒想到您還能再回來啊。”“快起來,快起來。我當年也沒教你們多少東西。”寧二嚇了一大跳,連忙要去扶他。
孩子們全都圍了過來,興奮又好奇的看著寧二一行人。
寧子安連忙吩咐道:“都回家去,告訴家裏人寧少爺回來了。”
醜姑“噗嗤”一聲笑出起來,說:“還寧少爺呢,現在是寧老爺了。”
寧子安摸了摸頭,不好意思的說:“哎,我真是昏了頭。是該叫寧老爺了。”
寧二才搞清楚他的身份,知道他二十多歲才考了個秀才,因為年紀大了,對仕途已經沒追求,就直接在村子裏開起了學堂,附近幾個村的孩子都在這裏讀書呢。
“好啊,好啊。我當年就想著在村子裏開辦一所學堂呢。沒想到寧家村最終還是辦成了。”寧二感歎道。
寧子安說:“當年還是多虧了您和吳姑娘,我們寧家村和那邊的薑吳村日子越過越好,現在已經是附近有名的富裕村了呢。孩子們都會念幾年書,不要說都去考狀元,識得幾個字,在外麵跑動也是極有利的。”
說完,他又急吼吼的去倒茶水招呼寧二一行人。
“恩,看得出來。村裏都是磚瓦房了。”寧二笑道。雖然他早知道薑吳村也寧家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好。但所謂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自己親眼見到還是衝擊更大。
“是啊,有了銀子,家家都蓋了新房子呢。”寧子安說。
喝過了茶水,寧二就要回自己家去,打算在這裏住幾天。
“太好了。真沒想到您還能再回來呢。走,我帶您回家去。”寧子安簡直有些高興過了頭,完全沒有剛開始見到的老成夫子樣了。
因為村裏蓋了不少新屋子,並且新增加了不少住戶,寧家的老屋就完全被淹沒了。要不是寧子安帶路,寧二差點兒找不到自己的老家了。
雖然有人維護,但寧家的老宅子,確實已經舊了。被村裏一溜兒的青磚大瓦房一比,還顯得很破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