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感慨(1 / 2)

離開了老家, 醜姑和寧二又繼續往下一個目地的。他們這幾年一直四處行走,除了發現一些商機之外,也還帶著一個不算任務的任務, 那就是替皇帝了解民生, 了解各地大大小小的官員是否魚肉百姓,貪髒枉法的事情。

說起來,他們倆還有點象出巡的欽差。隻是他們的這個權利說大就大,說小就小。

有時候,他們會把發現的事情傳遞給皇帝,讓上頭派人處理, 有時候他們卻能直接處理掉。

醜姑其實蠻喜歡這種生活,前提是寧二的身體好。不過他們也不著急, 每到一處, 喜歡就住下來, 長的住兩三個月,短的住個三五日。一年裏總得留下幾個月陪兒子過。安安七歲開始, 就不再陪著他們東跑西跑了,他要認真讀書了。

寧二對於自己沒能繼續學業,還是很遺憾的,雖然他後來的成就並不小於那些高中了的學子。但這種情懷卻成了一生中永遠的遺憾。安安又不僅繼承了父親的聰明才智,甚至青出於藍而更勝於藍。

父子二人自然都希望安安能一舉高中, 了結了父親的這個遺憾。安安一進學堂就一路高歌, 成了夫人子們最喜歡的學子, 得益於跟著父母在外麵跑過, 他的視野和見識都是別人不能比的。

安安不止在學業上非常牛逼,在生活中也令眾人望而興歎。他完全可以一個人撐著若大的一個寧府。從他十歲開始,寧二和醜姑離開家的時間就越來越長了。而家裏的一切就全部交給了安安,一切都打理的妥妥當當。

對於這樣的兒子,寧二和醜姑有時候也十分心疼他,甚至很傷心,覺得自己沒有盡到父母的責任。

安安反而勸他們,“娘在十歲時,已經在養家了,爹也同樣在十歲時就開始應酬在達官貴人間了。我又為何不可呢?”

看著兒子意氣風發的樣子,醜姑傷心的說:“安安,我們當年是因為不得已,不得不為之。你與我們不同,你有我們啊。”

“所以,我應當比你們更加上進啊。你們放心,我一點兒也不覺得你們一出門就是幾個月,是不心疼我,不管我。反而你們不在家,我還可以放開手腳呢。”安安說。

寧二反倒比醜姑更加理解兒子的心情,說:“你有擔當,能自處是好事。但是,如果有任何自己不能處理的事情,就一定要告訴我們,知道嗎?父母永遠在你身後。”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到安安二十歲了。這一年,安安高中,被點為探花。年輕英俊多才又貌有多金,家世地位身份樣樣不缺的新任探花郎,不止是全京城女兒家的夢中男神,也是眾貴婦眼中的最佳女婿。不知道有多少人打他的主意。

別說其他人相中了這個好女婿,就是皇帝和皇後也極喜歡安安,幾次想把公主許給安安,奈何附馬不能參政這一條,令皇帝與皇後隻能深深歎惜。

應當說從安安十四五歲開始,想要與他攀親的人家就多不勝數了。醜姑和寧二不得不對外宣布,安安不過十八不談婚事。後來,安安自己又加了一條,學業不成不談婚事。

如此,這事兒才消停下來了。

但現在他不僅年過十八了,學業也有成了,婚姻大事自然就成了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這天,醜姑和寧二和兒子談心,寧二說:“安安,你年紀已大,現在學業也有成了,該考慮婚姻大事了吧。”

再不談定安安的婚事,他都怕自己要被別人追著拿刀砍了。安安打小就有一群紅粉追隨者,其中田大人的長女,打小就喜歡安安。田大姑娘與她娘一樣,是個爽朗大方的姑娘,性子十分得醜姑喜歡。

兩家人又是世交,兩個孩子也算是青梅竹馬,雖然親事一下沒有訂下來過,但兩家心中都有這個默契,隻等安安大事一定,就要成親的。

以前寧二想過給兒子先訂親的,但醜姑卻不同意,她覺得十四五歲的孩子,哪裏懂什麼婚姻啊,田大姑娘再好,也還是個小姑娘。最重要的是,她怕兒子並不喜歡田大姑娘,隻是把她當妹妹。

而且安安別的方麵都非常早熟,但男女之情,卻開竅的十分晚。他對每個女孩子都一樣好,這個妹妹,那個妹妹叫的歡快的很。弄得她也搞不懂兒子是否真喜歡田大姑娘,甚至有時候,她還怕兒子是個花心大蘿卜呢。所以,幹脆就對外宣布兒子不到十八不談親事。

當時,田大人夫妻還對她有些不滿,所以現在寧家上門求娶,田家還很是拿捏了一翻,給安安和寧家出了不少難題。

醜姑心知田家是要出口氣,畢竟這年頭姑娘家十七、八歲了還不出嫁的少,而田大姑娘都虛十九歲了,但兒子能找個真正相互心悅的妻子,她還是很開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