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3)

聖誕節《巔峰之戰》最後一部上映之後,網上立馬就出爐了熱氣騰騰的影片。有專業人士從拍攝技術、剪輯方法、特效合成等方麵進行點評的,也有非專業人士從影片內容、故事情節、演員表演等方麵點評的。因為《巔峰之戰》本來就是由小說改編成的電影,所以並不存在什麼劇透不劇透的。

而在這些新鮮出爐的影評中,有一篇影評獲得了不少人的關注。

影評的作者是一個電影迷,網名叫做子非墨,是個頗有錢有閑的電影迷,隻要她喜歡的新電影上映——可能是因為宣傳、可能是因為導演、也可能是因為演員——她就要去看。而且因為她雖然是個種花家人,但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並不住在國內,所以能夠比其他人更快地看到新片,如果劇情精彩,她還要一刷二刷三刷之類的,每次看完了都會有一篇影評,從不同角度來點評。

因為頗為公正理性,而且比那些專業影評家文縐縐的語言要更加豐富生動飽含感情,所以聚集了不少粉絲。尤其是那些影評完全能夠讓那些還沒有來得及去看電影的觀眾了解一下電影到底值不值得——畢竟,一張電影票雖然不貴,但是,誰也不想開開心心滿懷期待地去,最後隻能在電影院呼呼大睡一兩個小時吧?

更何況,雖然《巔峰之戰》的確是在國內首映,但是電影院就那麼些,電影票也就那麼多張,種花家人那麼多,也不是誰都能在第一時間搶到票的,所以沒能搶到第一批次的票的影迷們就隻能在網上刷影評來暫緩自己“饑\/渴”的心了。

······

《巔峰之戰》最終片尾曲響起的時候,以近乎完美的姿勢謝幕。

故事已經耳熟能詳,但是當文字用畫麵和聲音呈現出來的時候,卻依然讓人震撼。我想,這裏麵最應該嘉獎的,不是演員,不是導演,而是電影特技。

恢宏的史詩氣度、壯闊的戰爭畫麵、詭異的魔幻場景,正是因為電腦特技的運用才得以如此震撼人心。盡管仍有人指出一些不足和遺憾,但那隻是滿足後的幾聲歎息。

不過,我們也有觀看《二十四小時》時昏昏欲睡的經曆,因此應當明白如今電影特技並非決定一部電影票房的唯一因素,有時它能建造一個龐大的虛擬世界,卻無力支撐我們沉重的眼皮。

所以,電影基本元素——人物和故事,在特技光環日漸消退後,再次突顯在影迷的視線之中。

作為一篇帶著神話和童話結合的魔幻故事,《巔峰之戰》繼承了上古神話樸素的思想主題和敘事結構:英雄打敗惡魔,正義戰勝邪惡。但原著作者謝爾頓並沒有止步於塑造單一的人物形象和表現單純的神話主題;編劇導演也嚴格遵循原著主旨,以一個略顯冗長卻不同凡響的結尾,賦予了這部史詩巨片更濃厚的文學氣息。

當人類皇子登基為帝,身旁站著深愛的女子,接受子民的歡呼和膜拜時,我們的心情是跟著同樣激動的。若是按照一般的電影走向,這個時候鏡頭就應該會拉出一個更遼闊的場景——一片原野,一片天空,然後以某種心滿意足的方式推出字幕。

但是查爾斯導演並沒有。

在眾人歡呼的時候,鏡頭卻轉向了小鄉村,投向了故事的第一主角裏奧。

在傳統的故事中,英雄打敗了惡魔,就應該享受眾人的歡呼和加身的榮耀,但裏奧卻並沒有得到這一切。不,應該說他拒絕了這一切。

曾幾何時,大家是否還記得這個故事開啟的時候,裏奧的夢想就是出人頭地,過上安逸富庶的日子,但曆經磨難之後,他卻選擇了歸於平淡。

不過,這並不是說他就此變成了一個普通的平民,雖然他沒有加官進爵,但是他卻擁有了強大的實力。安頓好了自己年老的母親之後,他便踏上了旅程,而剩下的十幾分鍾影片裏,我們也隨著鏡頭跟著裏奧一起走遍大陸。看著矮人族從地底走出,看著獸人族的部落一點點變得繁榮,看精靈族的翡翠森林重新引來期盼已久的一縷陽光……

然後他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受到已經成為皇帝的羅曼斯的邀請參加自己兒子的洗禮,曾經的夥伴們再次聚首,身邊都跟著他們的孩子或者是懷孕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