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4 章(1 / 2)

在竇瑄的印象裏,來錢快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後世諸多方法在此處行不通,而能夠行得通的法子,多是要花時間和功夫的。最終,竇瑄選擇了一條被其他無數穿越前輩們實踐過的,成功率百分之百的賺錢之道,賣熟食。當然不是賣包子餛飩之類的,它們做得再好吃也不可能一個包子賣上三兩銀子。竇瑄的想法是,賣烤鴨!不是普通的烤鴨而是北京烤鴨。

此時此刻,竇瑄無比感謝後世電視上轟炸的美食節目,感謝北京全\/聚\/德,感謝喜好自己動手做美食的前世閨蜜,曾經拉著她一道做了兩遍北京烤鴨,順便一提,第一遍味道不太好,第二遍倒是不錯,算是比較成功了。正是因為這兩次的實踐經驗,竇瑄覺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不低,再一想到武功縣裏大戶之家人人爭著來買烤鴨的情景,竇瑄心裏樂開了花!

竇瑄他們尋的一間不起眼的小院子落下了腳,又在一陣討價還價以及各種裝可憐中以二兩銀子租了半個月。

不說李朗了,便是楊離自小便覺得自家已經衰敗中落了,可是每月的月銀就不止二兩銀子,更別提打賞人和每日的吃穿用度了。這一路行來,最最直觀的感受就是,銀子好值錢!從前都被那些個下人們給坑了,一斤雞蛋要十兩銀子,一條魚要十五兩銀子!真是將自己當傻子耍呀。

李朗暗暗磨牙槽,等回了遼東定要告知母親,好生教訓家裏那些欺上瞞下的刁奴們。至於楊離,則是覺得便是經年的老仆都不可信,當真是知人知麵不知心!從前還覺得他們算得上對主家忠心不二的,如今瞧著也定在私底下墨了銀子去。不過照著普通百姓的日子來說,自家在涇源的那些家產也不算薄了,以後定要好生經營,不能再讓那些奴仆們胡來了。

竇瑄算是三人中最為有錢的人了,她畢竟有一個泰寧縣的封邑在,還有鹹陽改嫁之時留在竇家的三分之一的嫁妝,生父竇池留下的家當也不少。托前世良好理財習慣的福,她對此時的物價倒是比較了解的,二兩銀子在高門大族的人眼裏根本算不了什麼,但是對於升鬥小民而言就是一份小財了。對於此時的他們而言,更是全部身家的四分之一的財產了。

是的,竇瑄他們交了房租之後,隻餘下十兩銀子了。若不能盡快賺到錢,前路可真會要了他們的命了。

小院的屋主是個三十來歲的微胖婦人,帶著竇瑄三人進了屋,指著小院子裏的水井、兩邊的廂房和正屋都介紹了一番,才道:“我們家這屋子可不是比咱們縣城的客棧還寬敞舒適些?二兩銀子在客棧裏最多也就在上房裏住上一兩晚罷了,在我這兒可是足足住半個月呢,更別提我這兒廚房裏的用具都在,灶下也有些幹柴,屋子裏兩間臥室更是有家具和被褥了。若不是瞧著你們三兄妹還帶著個小孩兒,我才不會這麼便宜租給你們呢。”

女房東很是宣揚了一番自己的善良和憐貧惜弱的情操,瞧著楊離懷裏好似要哭的嬰兒,這才留下房子的鑰匙識趣地走了。

竇瑄和楊離得了靠裏的一間稍微大一點的臥房,李朗自然得了另外一間少小點的。竇瑄見楊離抱著小阿成進了臥房,知道是要哄著孩子睡。她便對李朗道:“李表哥,你現在去街上轉轉,買五斤白麵、一隻四五斤重的肥鴨子回來,我估計這鴨子得要八百文錢左右,再買點蜂蜜和油鹽醬醋回來。我們的賺錢大計,可就靠著這隻鴨子了。對了,若是可行讓賣鴨子的人將鴨子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