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2 / 2)

張縣令不是剛剛步入官場的菜鳥,陳小金這樣的人他見得不少,深知這些人的胡攪蠻纏,不給點厲害瞧瞧就不知收斂。而對大柱也是不滿得很,中意人家姑娘請人上門提親便是了,竟然做出拐帶良家女子的行徑,傻得讓陳小金抓住了把柄,這樣的傻子更加可惡!當即敲響驚堂木,厲聲道:“來呀,將堂下人販重重打上五板子!”

如此審案,無論是竇瑄還是楊離,還真是大開眼界了。竇瑄隻看了眼大柱挨板子的樣子就移開了目光,實在忍不住正要說些什麼,卻被楊離攔住了。

“這是大堂之上,你且看看再說。不過五板子罷了,要不了人命的。再說這董大柱縱使沒有拐帶小銀,但是之前收留小銀就有些欠考慮,受些教訓也是應該的。”

楊離湊近竇瑄耳邊,低聲說道。他落在竇瑄的身上的注意力不少,一瞧見竇瑄的神色不對,就開口道。

竇瑄咬了下唇,不太甘願的微微點了點頭,再看陳大金夫妻倆可是厭惡至極的,低聲道:“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自以為心眼多處處算計人,還以為沒人察覺呢。”

楊離心裏好笑,瞧著竇瑄的目光也越發地柔和了,他覺得竇瑄這小丫頭處處裝著大人的樣子關心人很有趣,她同其他貴女截然不同的想法,雖有些出格卻也很有趣……此時,楊離的注意力完全不在堂上正在審理的案件之上,而是跑到了無比遙遠的地方去了。

自從出了臨洮郡王府小郡主之事後,他本以為自己這輩子大概是娶不成妻的,不想自己卻並不反感和竇瑄的接觸。這一點自己試過許多次了,已經可以完全確定了。如果她長大後嫁給了其他人,自己豈不是就失去了這個唯一能接觸的女孩子了?還不如想法子在到了扶風後表明身份,然後上竇家提親去。如此一來,自己還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模樣來養竇瑄?!

楊離默默地在心裏給自己豎起了大拇指,而竇瑄此時完全不知道她的“楊姐姐”的想法,她的目光落在了被當作證人傳喚入堂的小銀和一個半拘著背的老婦身上。

那老婦就是小銀的姑母董於氏,她從袖中掏出了一塊質地粗糙的玉鐲呈上,帶著不甘道:“大人,這是草民哥哥在世時,給兩個孩子定下親事後給的信物,這是我那侄女的庚帖。誰知如今侄兒嫌棄我家無錢,便想悔親將侄女兒嫁給他媳婦娘家的傻子堂弟。大人,陳大金明知妹子定了親,卻貪圖聘禮和懼怕媳婦,便將小銀關在屋子裏鎖起來,說是便是打斷了她的腿都要抬她上花轎。”

董陳氏想不通小時候機靈可愛的侄兒如今怎麼就成了這麼個六親不認隻認錢和媳婦的人。一開始她還有些埋怨繼子和侄女,偏向陳直到陳小金夫妻倆開口就三百兩銀子,她才懵了,這兩天就沒合過眼,人也瞬間就老了四五歲。她知道,若是熬不過這一關,自己家也就要散了。

所以小銀一和她講了,她就反複了好多次記在了心裏,說得雖比不上陳小金流利,卻也不錯了。

“竟有此事?將證物呈上來。”張縣令看完所謂的證據之後,他心裏高興這無趣的案子總算可以差不多了,“大膽陳小金,本朝律法嚴禁一女二嫁,你卻因為貪圖錢財將妹子一女許兩家,如今更是尋此借口來詐騙親姑母家的錢財!真真是罪大惡極。來呀,將陳小金重打二十大板,然後將他們夫婦關於大牢之中,罰他們夫妻倆去替朝廷修終南棧道三個月。”

好簡單好粗暴!竇瑄實在不知道說什麼了,這張縣令連證物的真偽都不確定下就采用,董陳氏的證詞也沒有讓人去查實,就這樣結案了,真的不會發生冤假錯案嗎?

這個張縣令果然不錯!楊離默想,有朝一日自己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時,倒是可以將張縣令收到麾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