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4 章(1 / 2)

竇瑄一行離開武功縣的時候,張縣令和薑家的小胖少爺都來相送了,場麵倒是頗為壯觀,讓本來就沒有什麼離愁的幾人也更加輕鬆了。不過才離了武功縣城沒幾日,天就陰沉沉的,到了晚上更是飄起了雪花來,北風一吹,寒意逼人。竇瑄他們一行雖然準備得充分,但是顧忌有孩童和女孩子,雪一下大了就尋了客棧住下,故而這一路上走得極慢,平時三四日的路程,他們硬是多用了一倍的時間來。

這一日雪雖然停了,但是路上積雪極深,行路艱難,加之此地離涇源已經不太遠了,故而竇平兄弟就決定在驛站裏再住上兩日,等路好走些走啟程。竇瑄是個坐得住的,楊離也是個好靜的,兩個人隻要有本書,就能在屋子裏坐一整天不出門,至於竇平兄弟倆,亦是差不多。不過如今多了個小阿成,他正是學步的時候,小小的屋子可不能滿足他,時不時連爬帶走的到了門檻邊,一次還差點讓他爬出門檻了。

“姨,姨……”小阿成因為腰際的寬布帶,且因為屋子裏燒著炭火暖得很並沒有穿許多的衣物,腿腳就特別靈活,放他在地上走著就往門檻邊去。

竇瑄額頭竇冒汗了,這小子還不放棄地想往外麵去。“外麵可冷了,叫我姨也不能讓你去喲!”

竇平瞧著好笑,還是竇安覺得外甥是個男孩子,想去外麵才正常,便自火盆邊起身道:“給阿成穿上厚衣物,我抱他去外麵坐會兒。整日裏呆在屋裏,說不定錯漏了什麼消息呢。”

竇安後麵的話自然是隨口說說的,這馬溢關口的驛站因為是建在隴西進關中的路上,雖然比不上許多大的客棧,卻也不算差了。此時又值寒冬,驛站的客人多是花錢才住進來的商戶,過往的官吏很少,能聽到什麼消息?

竇安拿來了狐裘將小阿成裹了起來抱了他出去,竇瑄見竇平還端著茶盅慢條斯理地喝著茶水不起身,有點兒急了,走過去推了推他道:“大哥,二哥毛手毛腳地小心他摔著阿成了,你跟著一道去吧。我和楊姐姐好說說話兒呀!”

竇平笑著搖了搖頭,對楊離點了點頭。竇瑄忙笑著取了他的鬥篷殷勤地遞上,將他送出了屋子。這才歪到了楊離的身邊,笑嘻嘻地道:“楊姐姐~你覺得我大哥怎麼樣?是不是玉樹淩風學識淵博?還有我二哥哥,他的學問雖不及大哥哥,但是拳腳功夫了得,時常說要效仿漢時的驃騎霍去病,為國開疆守土呢。”

楊離放下手裏的遊記,似笑非笑地點了下竇瑄的額頭,“之前你還問過我李朗如何,隻一個穆茜娘就讓他的人品能力盡顯。現在又是你兩個哥哥,我真是擔心才出一個什麼人,將你哥哥們的內裏也都給剝開了呢。”

竇瑄不高興地撅起了嘴巴,“我哥哥們也不是李朗可比的,竇家的家風可是男子年過三十無子方可納妾的。哪怕竇家如今有些式微,哥哥們在洛陽也是頂受小姐們歡迎的。楊姐姐,我家也不是那等注重對方門第家世之人。最最重要的是,若是楊姐姐入了我家,咱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住在一個屋簷下啦!”

前世的閨蜜已經不可追了,這一世裏相處得最久也最最好的人便是楊離了,雖說楊離雙親不在,但身為宗室女這些都不算什麼。容貌雖然不是頂好,但正是長輩們喜歡的類型。大哥的親事一波三折至今還未定下,二哥也因為不好定親,若是楊離能成為自己的嫂嫂,那可真是太好了。

楊離猜得道竇瑄的意思,不過他笑了下,看著竇瑄簡簡單單的小辮子,便道:“去將梳子拿來,我替你梳個好些的發式。”這一路上,因為沒有貼身的丫鬟服侍,所以竇瑄的頭發都是簡簡單單地編個麻花辮子,楊離有兩次實在瞧不過了,便動身替竇瑄梳了個雙丫髻,比從前紅線在時還要好些。

“好呀!”竇瑄歡歡喜喜地去拿梳子了,話題就這麼被楊離簡簡單單地扯開了。哎,也不怪竇瑄喜歡古代女子的發髻,隻能說楊離太狡猾了,將竇瑄的心思體察得極為清楚。

楊離輕輕地梳著竇瑄柔軟的頭發時,心裏卻在想著,要和這丫頭名正言順地住到一個屋簷下去,可不是他和竇家的少爺們扯上關係,而隻能是和這丫頭呢。感謝老祖宗定下規矩,本朝不提倡男子早婚,一般男子都是在及冠之後再成親的。等自己及冠之後,竇瑄這丫頭也有十四歲了,再等上兩年成親正好。七年時間,也夠自己謀來一份差事掙來一份前程了。

楊離想得極好,竇瑄自然是不知的,卻不妨礙她撮合楊離和哥哥的心思。兩人卻不知道在外頭的竇平、竇安兄弟還真碰上大事了。

驛站的大堂裏沒什麼人,竇安出手大方,小二也高興地擺了兩隻炭盆在兩個角落裏,然後將桌椅都收拾了給小阿成學步。更寬敞的空間讓小阿成更歡樂了,小短腿邁得飛快,摔在地上還樂嗬嗬地笑著。幾個夥計都是機靈的人,一邊瞧著還說著奉承地話,頓時將走路還不利索的小阿成說成了未來的大英雄大棟梁什麼的,最後連驛丞也引來了,為這蕭瑟冷寂的驛站裏添了幾分熱鬧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