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且聽風吟》獲第23屆“群像新人獎”。因走出校門後幾乎從未提筆,剛開始寫得異常吃力。唯一給村上以鼓勵的是菲茨傑拉德的話:“如想敘述與人不同的東西,就要使用與人不同的語言。”他自信到四十歲時肯定能寫出像樣些的東西。

7月,《且聽風吟》由講談社印行。

8月,《且聽風吟》入圍芥川獎,落選。

1980年31歲

在澀穀區千馱穀一邊經營酒吧,一邊從事創作。

3月,發表譯作《失卻的三小時》(菲茨傑拉德著,載於Happy End 通訊)。

4月,發表《去中國的小船》(載於《海》)。

6月,《1973年的彈子球》由講談社印行。

7月,發表《讀米歇爾·克萊頓的小說令人想入非非,從“說謊方式”想到“熵的減少”》(載於Happy End 通訊)。

8月,《1973年的彈子球》入圍芥川獎,落選。

9月,發表《街,以及不確切的壁》(載於《群像》)。

12月,發表譯作《殘火》《冰宮》和《酒精中》(均係菲茨傑拉德著,載於《海》)。發表《窮嬸母的故事》(載於《新潮》)。

1981年32歲

決心從事專業創作。轉讓酒吧,移居千葉縣船橋市。

3月,發表《紐約煤礦的悲劇》(載於Brutus)。

4月,發表《袋鼠佳日》(載於Brutus),由此至1983年在該刊發表係列短篇。

5月,譯作《My Lost City——菲茨傑拉德作品集》由講談社印行。

7月,與村上龍的對談集《走,別跑》由講談社印行,作為“同時代的美國”係列隨筆發表《疲勞中的恐怖——史蒂芬·金》(載於《海》)。

9月,發表《被誇大的情況——圍繞越南戰爭的作品群》(載於《海》)。

11月,發表《無政府主義方法論——弗朗西斯和〈地獄啟示錄〉》(載於《海》)。

12月,同廣告詞撰寫人係井重裏合寫的《夢裏相會》由冬樹社印行。《與朋友永久運動的終結》於《文學界》連載。《且聽風吟》由初中下一屆同學大森一樹搬上銀幕。

是年開始作為編委參與《早稻田文學》的編輯工作,為時一年半。

1982年33歲

2月,《青心學院大學——麵臨危機的自治與基督教精神》於《朝日周刊》連載。作為“同時代的美國·4”係列隨筆發表《反現代的現代性——約翰·歐文的小說》(載於《海》)。

5月,發表《都市小說的形成與發展——昆德拉與昆德拉以後》(載於《海》)。

7月,發表《早已有備的犧牲者傳說——吉姆·莫裏森br“大門”》(載於《海》)。

8月,發表《尋羊冒險記》(載於《群像》)和《下午最後的草坪》(載於《寶島》)。

10月,《尋羊冒險記》由講談社印行,獲“野間文藝新人獎”。

6月,《且聽風吟》獲第23屆“群像新人獎”。因走出校門後幾乎從未提筆,剛開始寫得異常吃力。唯一給村上以鼓勵的是菲茨傑拉德的話:“如想敘述與人不同的東西,就要使用與人不同的語言。”他自信到四十歲時肯定能寫出像樣些的東西。

7月,《且聽風吟》由講談社印行。

8月,《且聽風吟》入圍芥川獎,落選。

1980年31歲

在澀穀區千馱穀一邊經營酒吧,一邊從事創作。

3月,發表譯作《失卻的三小時》(菲茨傑拉德著,載於Happy End 通訊)。

4月,發表《去中國的小船》(載於《海》)。

6月,《1973年的彈子球》由講談社印行。

7月,發表《讀米歇爾·克萊頓的小說令人想入非非,從“說謊方式”想到“熵的減少”》(載於Happy End 通訊)。

8月,《1973年的彈子球》入圍芥川獎,落選。

9月,發表《街,以及不確切的壁》(載於《群像》)。

12月,發表譯作《殘火》《冰宮》和《酒精中》(均係菲茨傑拉德著,載於《海》)。發表《窮嬸母的故事》(載於《新潮》)。

1981年32歲

決心從事專業創作。轉讓酒吧,移居千葉縣船橋市。

3月,發表《紐約煤礦的悲劇》(載於Brutus)。

4月,發表《袋鼠佳日》(載於Brutus),由此至1983年在該刊發表係列短篇。

5月,譯作《My Lost City——菲茨傑拉德作品集》由講談社印行。

7月,與村上龍的對談集《走,別跑》由講談社印行,作為“同時代的美國”係列隨筆發表《疲勞中的恐怖——史蒂芬·金》(載於《海》)。

9月,發表《被誇大的情況——圍繞越南戰爭的作品群》(載於《海》)。

11月,發表《無政府主義方法論——弗朗西斯和〈地獄啟示錄〉》(載於《海》)。

12月,同廣告詞撰寫人係井重裏合寫的《夢裏相會》由冬樹社印行。《與朋友永久運動的終結》於《文學界》連載。《且聽風吟》由初中下一屆同學大森一樹搬上銀幕。

是年開始作為編委參與《早稻田文學》的編輯工作,為時一年半。

1982年33歲

2月,《青心學院大學——麵臨危機的自治與基督教精神》於《朝日周刊》連載。作為“同時代的美國·4”係列隨筆發表《反現代的現代性——約翰·歐文的小說》(載於《海》)。

5月,發表《都市小說的形成與發展——昆德拉與昆德拉以後》(載於《海》)。

7月,發表《早已有備的犧牲者傳說——吉姆·莫裏森br“大門”》(載於《海》)。

8月,發表《尋羊冒險記》(載於《群像》)和《下午最後的草坪》(載於《寶島》)。

10月,《尋羊冒險記》由講談社印行,獲“野間文藝新人獎”。

11月,發表《她的埋在土中的小狗》(載於《昴》)。開始日常性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