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車,左邊就流淌著高野川。去年秋天,她曾和阿久津一起去過這條河的上遊大原。一年的歲月,現在回想起來既漫長又短暫。
迪子沿著高野川邊慢慢向南走去。她沒有什麼急著要做的事情, 隻是在風的輕拂下隨意地走著。
不一會兒,她便看見了下鴨神社茂密的樹林。樹葉幾乎全是紅葉, 葉落後變得尖尖的樹梢伸向陰沉沉的天空。迪子在神社前那長長的木圍欄的轉角上拐向右邊。
風也吹過那條小路。電線杆上用鐵絲固定著的“七五三祭”告示板,在風中搖曳著,發出“哢哢”的聲響。
在風中,迪子忽然聞到了阿久津的體味。
她無法說清楚那是什麼氣味,像是煙味,像是汗味,好像是各種各樣的氣味摻雜在一起,又覺得不像是那些氣味中的任何一種。這體味不是靠鼻子嗅得到的那種純粹的氣味,而仿佛是被男人緊緊地抱著、被輕柔地愛撫著時吐出的熾熱氣息。
阿久津的家就在附近,大概是風送來了他的氣息,或是隨著他家的臨近,迪子思念起了他的氣息,那種思念穿透了她的身體。
她的身體比心靈更加懷念著阿久津。
他不是一個壞人。不知為什麼,迪子忽然這麼想。
在圍欄中斷的地方,有一家掛著“宇治茶”招牌的賣茶道用具的商店,商店前麵有一戶圍著竹籬笆的人家,這戶人家的前麵有一座用大穀石圍著的二層獨戶小樓,那就是阿久津的家。
迪子在石牆前停下腳步,從正麵注視著小樓。石牆的一端嵌著用楷書寫著“阿久津”的信箱。
門柱並不寬,玄關就在門柱前稍稍向左拐彎的位置。從院門到玄關有十幾米的距離,其間擺放著兩隻用塑料袋罩著的花圈。花圈旁邊,木栓、繩子等散了一地,大概是昨天搭過帳篷。
夜間守靈的人們現在也許還在睡覺,也許正聚集在靈柩邊商議, 玄關門關得緊緊的,懸掛著寫有“忌中”的垂簾。
迪子將雙手插進外套的口袋裏,佇立在路邊,任憑風吹拂著。
現在隻要按一下門鈴,等幾分鍾,也許阿久津就會出現。
在這淒厲的晨風中,阿久津會說什麼?
是滿臉驚訝地說“請進”,還是像平時那樣溫柔地擁著她的肩膀, 說“一起走吧”?是一邊慢慢地走著,一邊輕聲對她囁嚅道“妻子死了,但我的心不變”;抑或是說“心情還沒有調整過來,現在什麼也不想”?
不管他怎麼做,迪子都已經不在乎。她現在想要的,不是阿久津說的話語。
一旦變成語言,全都會是謊話,隻有流露在表麵的語意殘留著,而隱藏在內心裏的真正的心緒會消失殆盡。在語言麵前,思考、令人煩惱的想法全都會消失,剩下的隻有白茫茫的虛無。
人們用語言表達出來的內容,還不到內心的十分之一。不,也許連幾十分之一、幾百分之一都不到。語言這種東西還是算了,那種荒唐已經不需要了。現在迪子想要的,僅僅是阿久津的眼神。
下了車,左邊就流淌著高野川。去年秋天,她曾和阿久津一起去過這條河的上遊大原。一年的歲月,現在回想起來既漫長又短暫。
迪子沿著高野川邊慢慢向南走去。她沒有什麼急著要做的事情, 隻是在風的輕拂下隨意地走著。
不一會兒,她便看見了下鴨神社茂密的樹林。樹葉幾乎全是紅葉, 葉落後變得尖尖的樹梢伸向陰沉沉的天空。迪子在神社前那長長的木圍欄的轉角上拐向右邊。
風也吹過那條小路。電線杆上用鐵絲固定著的“七五三祭”告示板,在風中搖曳著,發出“哢哢”的聲響。
在風中,迪子忽然聞到了阿久津的體味。
她無法說清楚那是什麼氣味,像是煙味,像是汗味,好像是各種各樣的氣味摻雜在一起,又覺得不像是那些氣味中的任何一種。這體味不是靠鼻子嗅得到的那種純粹的氣味,而仿佛是被男人緊緊地抱著、被輕柔地愛撫著時吐出的熾熱氣息。
阿久津的家就在附近,大概是風送來了他的氣息,或是隨著他家的臨近,迪子思念起了他的氣息,那種思念穿透了她的身體。
她的身體比心靈更加懷念著阿久津。
他不是一個壞人。不知為什麼,迪子忽然這麼想。
在圍欄中斷的地方,有一家掛著“宇治茶”招牌的賣茶道用具的商店,商店前麵有一戶圍著竹籬笆的人家,這戶人家的前麵有一座用大穀石圍著的二層獨戶小樓,那就是阿久津的家。
迪子在石牆前停下腳步,從正麵注視著小樓。石牆的一端嵌著用楷書寫著“阿久津”的信箱。
門柱並不寬,玄關就在門柱前稍稍向左拐彎的位置。從院門到玄關有十幾米的距離,其間擺放著兩隻用塑料袋罩著的花圈。花圈旁邊,木栓、繩子等散了一地,大概是昨天搭過帳篷。
夜間守靈的人們現在也許還在睡覺,也許正聚集在靈柩邊商議, 玄關門關得緊緊的,懸掛著寫有“忌中”的垂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