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1 / 1)

後記

從很久以前,我就一直想要遊遍全國的湖泊。如果條件允許我想按順序從北向南遊覽,但是,實際開始之後才發現,日本的湖泊分布,在區域上非常不均衡。

比如,從北向南來觀察日本列島,湖泊主要集中在北海道和東北地區,其次是以長野縣為中心的中部山嶽地帶和富士山周邊地區。從那裏到近畿、中國地區就突然減少了。四國地區幾乎為零。到了九州地區,沒有大的湖泊,隻有霧島一帶有規模較小的幾個。

之所以這樣分布,一看日本的火山帶走向以及山脈的岩熔地貌自然就會明白了。

湖泊一般都分布在火山的周邊或山嶽險峻陡峭的地方,從地質學上來說,主要集中在地層比較年輕的地區。在沒有火山的地帶,山脈一般都很平緩,基本上看不到湖泊。

因此本書所涉及的湖泊,必然是北海道和東北地區居多,西日本地區較少。

我在湖泊的選擇上隨意性較強,有時也會因為工作繁忙,隻能利用講演的機會就近取材。我是想盡量平均地來選取全國的湖泊,但是,就像剛才所寫的那樣,最後集中在部分地區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另外,有的湖泊,即使特別有名,我也有意識地避開了。比如十和田湖,是因為在湖泊的情趣及神秘性上,田澤湖都更勝它一籌。還有霞浦、諏訪湖、濱名湖等因為周邊被開發,缺少了湖泊應有的魅力。當然從一開始我就把人工湖排除在外了。

比較遺憾的是在這裏我沒有涉及北海道的然別湖、青森的十三湖、長野的野尻湖及青木湖等。如果還有機會的話,我一定把它們展現給大家。

那麼,所謂的湖泊到底是指什麼呢?它和池、沼等有哪些不同呢?真是越想越不明白。一般情況下,沼和浦等比較淺,池的規模比較小。但是,並沒有一個標準來說多少米以上是湖。

既然書名定為《二十遊記》,那麼,就必須優先介紹湖泊了,但也涉及兩三處有特殊氛圍的池和沼。這次因為要作為文庫本出版,所以我借此機會重讀了一遍,重新勾起了我對每一個湖泊的思念。同時也痛感到並沒有捕捉到這些湖泊的真正魅力。

同一個湖會因四季的變化而變化。就是同一天之內,早晨、中午和傍晚,它們也會表現出各不相同的景色。因此並不能隻根據一兩次印象,就完全把其所有魅力都表現出來。另外,因為每次拜訪時的心境不一樣,觀賞到的湖泊景象也會不同。

因此從這一意義上說,本書裏所列舉的湖泊,有的也隻是我管窺到的一個側麵,主要是印在我心裏的那一麵,這一點必須說清楚。

無論是高興的時候,還是悲傷的時候,無論是滿足的時候,還是孤獨的時候,湖泊總是作為知心朋友來接受我們。

渡邊淳一

一九八八年四月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