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算計(1 / 2)

“王鏞,你不跟著去嗎?”

衛國騎軍主將王鏞傳達軍令之後,他就表現出要立刻離開的跡象,這讓南哲很奇怪。支援馬邑,王鏞手下的一千騎兵根本就算不上什麼,甚至有可能被趙軍一口吞掉,連骨頭渣子都不剩都有可能。連原本邊子白答應的戚邑主力不離城的條件,都破了,這時候王鏞卻離開戰場,又不得讓人懷疑。

可王鏞並不在乎,他知道自己是勞碌命,再說了,騎兵的反應總要比步卒快一些,尤其是趕馬的技術步卒這輩子都趕不上。隻見他笑道:“南將軍不用擔心,某奉了將主之令去帝丘,將我軍大勝的消息給國君傳過去,順便將繳獲的戰馬帶回帝丘。交令之後,某就將部下抵達馬邑戰場。”

南哲還是料錯了王鏞,他根本就不是逃離戰場。

將戰報送到帝丘很容易,隨便派一個信使就能做到。關鍵是在繳獲。

如果不帶著繳獲的戰馬回去,戚邑城內的軍民跟本就不會相信上軍擊敗了趙國大軍。雖然不過是一部分,但這在衛國的曆史中,恐怕也是絕無竟有的勝利。

就一份軍報,很難讓朝堂上的諸公相信,衛國的軍隊,竟然能夠在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不利條件下,將精銳的趙國軍隊擊敗。

而帶著俘虜的戰馬前去,就有說服力了。

畢竟,衛國的高官和大貴族,任何一個人一眼能夠輕易的認出來,繳獲的戰馬是否是趙國的戰馬。因為趙國的馬匹在中原諸侯之中,可是奢侈品。數量少,價格高,要是自己的車上套的是趙國的馬匹,那麼身份和地位就立馬可以上一個檔次。可憐楚國的不少貴族因為根本就買不到馬,套著牛車出門的也比比皆是,丟人呐。

“將軍!”

南卓不吭聲了,但是他的屬下卻有些憤憤不平,心說:我們固守戚邑好好的,非要讓我們去和趙軍死拚,這其中的關鍵讓人想不透的話,很容易讓人生出一些不好的心思。避免讓人懷疑,邊子白是故意消耗戚邑的軍隊,然後保存上軍主力。

但是南哲卻一眼就看透了邊子白的想法,老成持重之舉,沒有任何錯處。隻要等這批戰馬運送到了帝丘之後,不相信的人也會被逼著相信,上軍真的是擊敗了趙軍。這對於如今搖搖欲墜的衛國朝堂有著定海神針的作用。至少,太子訓軟弱的性格中,至少可以激起一些強硬的姿態。

不過王鏞離開前,卻給南哲送了一份厚禮。

“南將軍,戚邑可以留下200匹戰馬,這是將主曾經說過的,將軍不必推辭。”王鏞一開口,頓時聽到了南哲身後的歡呼聲。心中大為不滿,當然,他是對南氏族人的短視和不懂規矩而生成的不滿,並非是對王鏞。

對於王鏞和邊子白,他是心存感激的。

戰後,如果有什麼可以讓他炫耀曾經在戰場上是有功之臣的話,恐怕戰馬是最好的炫耀工具了。高大的趙國戰馬,雄壯的體態,健碩的蹄子,處處彰顯著趙國戰馬的雄壯和威武。這馬要是套上車,懂行的人一眼就能認出來。

但是這戰馬肯定不是單獨送給他的,戚邑說白了,還是大宗伯南豐的城邑,南氏大房肯定是要最多的好處。接下來應該給他選啊!哪裏有你們些個的份?

你們幾個,豈不是白高興一場?

南哲也是躬身作揖道:“謝過王兄,小弟愧不敢當,馬邑苦戰已久,小弟卻難以派遣援兵,恐怕公子岐的等在馬邑城內罵在下是個膽小的小人。”

王鏞笑道;“將軍不必多慮,戚邑按兵不動是將主的號令,誰也不能改變。擅自動用軍隊,才是大過。南兄,有功無過,何患他人詆毀?”

“就此別過,他日戰場上見!”

“哲仰慕者,無非是他日戰場能和王兄並肩作戰。”

……

兩人說了一陣互相吹捧的話,自然是乘興而歸。

送別了王鏞之後,南哲立刻升帳準備出兵。衛國的水師數量不多,主要集中在戚邑。帝丘雖然也有些,但是數量不多。可即便是戚邑擁有衛國大部分的水師艦船,但能夠動用出戰的也不過是十來艘。南哲決定將幾艘老舊的艦船留在家裏,帶上一些輕快的平底船,湊了二十艘戰艦,匆匆離港。

大河渡口。

一直以來,在大河渡口的趙軍都沒有增兵的跡象。五千趙軍,一直是五千趙軍。

對於龐爰來說,這五千趙軍雖然不是邊軍最為精銳的趙軍。但是對付衛軍已經足夠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增兵,肯定會嚇跑了衛軍。想要再次找個機會殲滅衛國上軍主力,恐怕就難了。猛攻衛國的馬邑多日,龐爰悟出一個道理,衛國造城邑的技術,絕對要比趙國強大不是一星半點。他竟然猛攻將近一個月,大河邊上的馬邑,竟然巋然不動。

這等城邑防禦的能力,趙軍恐怕幾十年都趕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