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立竿見影和細水長流(2 / 2)

自然和發展,或許這是縈繞在人們腦海中一個永恒的難題,但薑雲楓相信如果有的選,那麼除了利益熏心的人之外都會選擇慢慢發展。

但此時的薑雲楓沒得選。

長達幾十年的戰爭讓文景兩帝在位期間的人口數驟減過半,繁雜的賦稅也阻礙著社會的發展,但薑雲楓又不能隨意取消賦稅,所以薑雲楓隻能這麼選擇。

更何況,日後的發展也總是會需要用環境做代價。

“諸位還有什麼別的意見嗎?”見沒人再發聲,薑雲楓環顧四周。

“若是沒有意見的話那此事就暫且先這麼定下來吧,反正這是個要花費時間很長的事情,並非一朝一夕就能達成,暫且先試試,以觀後效再做決定。”

薑雲楓也沒有著急,相比於給地瓜等新糧育種的事情來說,這讓百姓遷居要更費時間,因為這是讓百姓們放棄自己的祖地遷居他鄉。

這不是劉徹之前製定下的屯邊政策,那是強製性的,而這次不是,所以想要取得成效那就隻能等到讓利益去打動百姓們,等百姓們從內心深處願意並且是自發性的遷居。

“既是沒有意見,那今日早朝就到這裏吧。”

“戍邊的將士們即將出發,與之相關的官員們做好準備。這是我們大漢中興的第一步,萬事開頭難,等這第一步邁出去之後就好很多了,諸位回去之後約束好自己的人,不要在這個關頭捅婁子。”

“不然的話屆時大家可不要怪我這個丞相恃先帝之威而盛氣淩人!”

話說得很重,這是薑雲楓第一次在朝堂上如此清楚明白的說這麼重的話。

民心是一個王朝的根基,劉徹的晚年並沒有他早年間的英明神武,西漢的民心可以說是已經岌岌可危了。

這是他要邁出的第一大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他不像在這種關節上發生什麼意外。

所有的戍邊將士其實都是衝著仙糧去的,若是在這時候發生頂替冒領的事情來那無疑會寒了整個天下的心,這回導致以後西漢的募兵舉步維艱,甚至遠遠要比劉徹晚年的時候還要困難。

退了朝之後薑雲楓倒也沒有急著離開皇宮,因為壓下要進行的事情大多都是極為重要但卻又不需要他自己親自上手的。

劉弗陵偷偷地觀察了薑雲楓很久,在確定薑雲楓沒有太過在意之後他才開始和餃子玩兒了起來。

看到這幅場景的薑雲楓笑了起來,說起來這餃子怕是普天之下最特殊的狗了。

甚至儼然已經成了劉弗陵最喜歡的玩伴。

其實劉弗陵瞞著薑雲楓去過好幾次丞相府,為的就是跟餃子玩兒,而這事兒薑雲楓也知道,畢竟他是劉徹親自指定的輔政大臣,劉弗陵每日的課業都會有人向他彙報,而這種出宮的大事兒更是不會隱瞞。

隻不過薑雲楓沒有挑明並且阻止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