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立竿見影和細水長流(1 / 2)

決議雖然是薑雲楓提出的,但打從一開始薑雲楓就沒準備能出現那種立竿見影的效果。

百姓們是很守成的,他們習慣且固執地將種地當做他們最正當的事業,而現在所有的百姓們都對著畝產萬斤的仙糧垂涎欲滴,所以薑雲楓不認為這遷居屯邊開發南方的政策能很快的得到施行。

沒有百姓的支持,任何的政策都得不到有效的實施,所以薑雲楓早就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了。

“諸君莫要著急,雖然說是遷居屯邊,但這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仙糧即將被推向大漢百姓的家中,可以想象未來幾年甚至一兩年間糧食的價格就會大幅度的下降,待到那時稻穀的價格就會漲起來。”

“價格的強烈對比本身就會驅使著百姓們向南移居,而這條政策不過是能吸引到更多的百姓遷居罷了。”

“那丁賦和租稅的缺口……”金日磾皺起了眉頭,他如今已經算是半個財政大臣了,除了沒有實際的名頭之外什麼都有。

“金侍中,餘本以為這滿朝文武中就隻有你才不會提出這個問題,但沒想到你卻是第一個。”薑雲楓看著金日磾笑了起來。

“我?”金日磾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丞相是說……”

“沒錯,那個東西可以補貼這暫停收繳丁賦和租稅的空缺,而且,在本相看來這賦稅的問題其實並不需要擔心。”

“先前在命令各州縣發下告示之前我們就已經提前說過,但凡是種植仙糧的百姓賦稅一律翻倍,這樣雖然看起來是我們大漢苛政暴稅,但實際上能夠留在百姓們手中的糧食相較以前卻是翻了三四倍都不止。”

“這種情況也不是長久的,待到仙糧種子的數量足夠支持大漢百姓都種上仙糧的時候賦稅就會降回原來的程度。”

“其實不難計算,仙糧高產近萬斤,低產也會有個四五千斤,糧食產量翻倍增長的同時意味著大漢要收繳的賦稅也翻倍增長。”

“或許日後國庫內的黃白之物不會多,但糧食絕對不會少。”

“說句誇張的,可能到了那時即便是普天之下全部發生天災,那麼我大漢的國庫也足以支撐大漢的子民們渡過難關!”

畝產不過兩三百斤的時代,天災是人人畏懼的一件事。

在薑雲楓就任丞相之前,魯東的一場水患就已經讓國庫內的存糧有些捉襟見肘。

那時的劉徹不是沒有錢,隻是他不願意去購買更多的糧食,這個時代不偏後世,發國難財的人數不勝數,誇張點可以說整個西漢的糧商無時無刻不在期待著天災的來臨。

因為隻有遇上了災年糧價才會大幅度上揚,他們才有賺大錢的機會。

而薑雲楓卻說在幾年甚至一兩年的短時間之內,大漢可以應對全國天災的景象。

這無疑是讓人不敢相信的,但不得不說這也是振奮人心的。

“南方的天氣溫潤,遠比北方的天氣更加適合。如今南方人少糧食產量也低,歸根結底不過是因為四處都是深山老林,屆時讓百姓南遷,樹木砍倒改為田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