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賞賜(1 / 2)

現在開始糾集將士們返回,雖然從長安到朔方郡和五原郡比起別的地方都要近一些,但這最起碼也要月餘才能返回,不僅是因為這個時代的交通不行,也是因為行軍的速度本身就要慢上一些。

等到將士們返回應該就是四月份接近五月份了,不得不說趙充國很有數,這個日子定的很好。

簡簡單單的一個返程的時間就顯露除了趙充國並不是一個隻知道打仗的匹夫,對於農時他也是很懂的。

入春後的小麥是要澆水的,各地有各自不同的習慣,薑雲楓還記的在自己的老家爺爺把春天澆的水叫做蒙頭,說是能讓剛剛渡過寒冬的小麥迅速複蘇進入到生長階段。

澆的這個水有什麼講究薑雲楓不太懂,但是他卻沒少跟著澆,因為這場水是不能用機器澆的,機器澆水都是大水漫灌型的,而入春的小麥需要的並不是過量的水分,隻要有適宜的水分促進他們複蘇就好了。

因為是天子腳下,長安周邊對農事向來都是比較重視的,而附近的龍首原以及藍田等地方也都是臨靠滻水、灞水以及渭水的好地方。

不過眼下的長安已經過了這個麥子的返青期,但接下來對於麥子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時期,這也是為什麼趙充國為什麼要把返回的時間定在這個時候的原因。

灌漿期,小麥最重要的時期,沒有之一。

灌漿期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這個時期的小麥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澱粉以及轉化的蛋白質通過同化作用貯存在小麥種子內,而作為小麥最重要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小麥需要大量的水。

灌漿期的小麥會因為光合作用和貯存澱粉的原因導致水分大量流失,因此這個時間段的小麥是最需要水分的,如果澆水不及時的話極有可能造成小麥幹枯。

雖然古人並不能用科學的道理來理解小麥的灌漿期,但他們在長久的耕種生活中總結出了這個經驗,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澆水,但他們卻知道在五月份左右的小麥是需要澆水的。

而長安是個缺水的地方。

滻水、灞水和渭水周邊的地區不能算,因為畢竟是有河流經過,但其他的地區因為秦嶺的阻隔導致來自南方的暖濕氣流並不能到達長安,所以長安周邊常年都是雨水比較少的地方。

趙充國把返回的時間定在這個時候也是考慮到了這個問題。

“陛下,趙太尉在這時候讓將士們返回肯定是為了接下來的農忙時節,還請陛下讓人加急製造一些水車,派人在那些離水比較遠又比較幹旱的地方加挖溝渠,避免因為缺水而造成的糧食減產。”

此時的薑雲明無比感激自己那個農村的出身,雖然不做這些也不會有什麼大的影響,但做了卻能讓西漢的糧食產量更高一些。

“朕知道了。”劉弗陵點了點頭。

其實這隻不過是走個過場罷了,即便是薑雲楓越過他直接去找趙過也是可以的,而且之前薑雲楓也沒少做這樣的事兒。

“陛下,眼下正是大漢最重要的時期,仙糧已經開始發散,但畢竟還未大量種植,百姓們依靠的還是麥、粟和菽,因此即便是我們有了仙糧也要把舊糧的事給重視起來。”

“現在這些事情臣都可以幫您去做,但您要知道您是天子,有朝一日必定是要自己處理這些的,臣不能幫助您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