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路不好走(1 / 2)

“對了,派個人去找一下子孟。”對劉弘又吩咐了一句,薑雲楓重新埋首於那成堆的竹簡中。

“諾。”

心中有著驚世之念,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或許現在的薑雲楓就是處於這麼一個狀態下。

那些需要科技條件的事情就暫且不說了,就是單單一個移民他都很頭疼。

搬家去外地,這在後世來說是個很簡單的事情,簡單到了幾個電話就能解決:找個物流公司把行禮寄到目的地,然後找個搬家公司把想要帶走的東西打包送到物流公司,人就直接打飛的或者高鐵去就行了。

在後世,搬家這件事可以說是隻要花點兒錢就行了,人就直接過去就好了,剩下的都會有人幫你處理,而且也不貴。

但在西漢可不是這樣。

移民是一件大事兒,對於西漢的百姓們來說移民不僅是要舉家遷移,這次的移民更是代表著可能是要放棄他們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

到了江南,所有的土地都要他們重新開墾、房屋要重新建造,就連戶籍也要去當地的官府去重新錄入。

或許這看起來很有意思,西漢這種時代這種發展程度還講究這個?

的確,西漢很落後,但落後並不代表著一切,西漢是有人頭稅的,所以戶籍的問題直接關係到稅收,而且移居之後稅收的繳納也自然要在當地進行,所以是必須要先到官府進行登記的。

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

每每想到這件事的時候薑雲楓就有些頭疼,因為西漢這個時代對於移居這件事不太友好。

時代落後,信息傳遞的速度慢,就連交通也不發達,隋朝之後的王朝好歹還有個連貫南北的京杭大運河,雖然不是最終版本的大運河,但最起碼在南北交通上是很發達的。

而西漢呢?隻有個邗溝。

邗溝算是京杭大運河的前身了,也是京杭大運河最早修建的部分,時間久到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比西漢都要早上三百多近四百年。

邗溝的開鑿是從吳王夫差開始的,當時是為了北上伐齊,因為海上航行太看天氣,最終吳王夫差利用當地河流密布的地理特點讓人開鑿了邗溝,將長江和淮河連通。

長江和淮河,從這兩個名稱就能知道邗溝的地理位置,太靠南了,而且薑雲楓定下來的目標是長江入海口的那塊地方,而邗溝起始於淮陰,終止於廣陵。

淮陰就是後世的清江,而廣陵則是後世的杭州。

從工程上來說在當時已經是令人震驚的了,但對於薑雲楓來說這段距離太短了,幾乎已經是他既定目標的最後一段路了。

他的目標是長江入海口,因為那裏現在已經有人居住了,西漢稻米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出自那裏,而薑雲楓正是想利用這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讓人們遷居。

黃河可以用一下,邗溝也可以用一下,但剩下的路程依舊不短,對於朝廷來說或許不算什麼,但對於百姓們來說卻是正兒八經的遠行了。

“丞相,霍長史到了。”就在薑雲楓頭疼的時候站在了門口,對著薑雲楓遙聲說道。

“進來吧。”

“諾。”

“丞相找下官有何事?”霍光進來之後躬身行禮,語氣多少帶著點兒急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