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沒有抵觸感,百姓們甚至還屬於踴躍報名的那種。
今年以遭受旱災的地方為首,其他地方也有一些的百姓們沒有出徭役,因為今年有戰俘的參與,不過即便是如此他們也是要交錢的。
按照西漢律例,不出徭役者需要用錢、糧或布帛來抵扣。
從表麵上來說今年朝廷的作為有些可恥,明明是因為有戰俘所以才不需要百姓們出徭役的但還要跟百姓們收錢,但實際上百姓們都很樂意。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的徭役雖然也需要用錢抵扣,但價錢僅僅是原本的三分之一都不到,百姓們有那個時間出去做點兒工也不止這個價錢了。
再者說來,因為修路的原因薑雲楓也調動了一些百姓出徭役,從長安到枳道和霸上的這段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在人力足夠的情況下有兩個多月怎麼也完成了。
兩個月的徭役,但薑雲楓卻出動了四倍於預計數量的百姓,每一撥百姓基本上是半個月左右就算是完成了,所抵扣掉的是今年一整年的徭役。
百姓怎麼可能不樂意?
當然了,也就是有徐揚兩州那三萬餘畝地托底,不然的話薑雲楓可不敢這麼鋪張浪費。
兩批徭役的百姓所繳納的那部分錢糧也算是個不小的樹木了,按照西漢今年的光景來說已經算是一部分很重要的稅收了,在沒有底氣的情況下薑雲楓可不敢這麼玩兒。
就算是這樣都讓杜延年心疼的不行。
也不知道是不是幹財政大臣的都是個倉鼠的性子,杜延年和當初的金日磾是像極了,都是一副巴不得隻進不出的守財奴模樣,但凡是薑雲楓調動一點兒國庫的東西都心疼的不行。
你要說是那種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的那種也就算了,但薑雲楓可以說是現在西漢的當家人啊,國庫的情況他不說是一清二楚也知道個八九成,頂多就是一些細節上的東西不清楚罷了。
今年他也是在數著天數過日子,國庫的東西也是一點兒一點兒的算計著用,巴不得一粒米掰成兩半的那種,他也沒有杜延年那麼守財奴啊。
霍光和薑雲楓看著在修路工地上來回打轉的杜延年都是滿頭的黑線。
杜延年作為一個財政大臣無疑是合格的,不管是人品還是能力上都是沒得挑的那種,但就是這個啥都舍不得的性格有些讓薑雲楓受不了。
霍光也是如此。
修水泥路是需要用到少量的鋼鐵的,薑雲楓一如既往的指定了霍氏的鐵匠坊負責這個問題。
這水泥路以後還是要繼續修的,因此這不是一個小數目,薑雲楓就讓朝廷以成本價去采購霍氏鐵匠坊的鋼鐵製品。
霍光到現在還記得當時杜延年的表情。
https://www.biqiuge8.com/book/40282620/684880152.htm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uge8.com。筆趣閣手機版閱讀網址: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