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露重,文宗皇帝體恤裴度年老體弱,二更時特許他進殿內休息,裴度不肯。為了讓裴度進殿內休息,文宗皇帝隻好移駕殿內,知道裴闕和李潺心中惦記裴樂嫣病情,所性指派他倆留在外麵守著。
每隔一個時辰,孫靈樞都會往鼎中添加一些藥材。如此反複,直到天空染了一抹青灰色,裴樂嫣的臉上的青黑色才徹底消退了。
而此時,東方的天際浮起一片魚肚白,大地也漸漸地光亮了起來。
文宗皇帝等人皆是熬了一夜。
孫靈樞讓宮人用棉布將裴樂嫣包裹起來,抬到殿內,本想送到偏殿,偏楊婉清還沒醒。雖然將楊婉清安置在偏殿是權宜之計,但以楊婉清的平民身份,武梓安和李潺此舉卻是逾矩了的。
看在楊婉清千裏請回孫靈樞,文宗皇帝並未計較。最後在李潺的建議下,將裴樂嫣移到了之前裴賢妃住的西配殿,並將孫靈樞安置在西配殿外間,方便她照顧楊婉清和裴樂嫣。
其他人各自去休息。
楊婉清第二天便醒了,裴樂嫣雖然脈象好轉,卻還是沒醒。按照孫靈樞的說法,雖然毒解了,裴樂嫣還需要三五天才能醒來。文宗皇帝等人也沒招,隻能等著。
楊婉清擔心裴樂嫣,但是她的身份也不便久居宮中,醒了當天就得回去了。她隻能去求李潺帶她去行宮。李潺雖然也掛記著裴樂嫣,但是他也不方便天天去行宮,裴闕雖是外男,但被文宗皇帝特許留在宮中,已經是指望不上了。正在發愁中,李潺忽然想到了一個人——武梓安。
文宗皇帝住在行宮,政務自然也是在行宮處理,武梓安每日一早都會到行宮,幫著裴老相爺處理政務。由他帶著楊婉清自然是比旁人來得方便,李潺又領著楊婉清去慈宣太後求入宮懿旨。慈宣太後感念楊婉清請了孫靈樞救了裴樂嫣,讓詠芳姑姑給楊婉清拿了個禁宮的令牌,特意安排身邊的大宮女芝蘭每日在行轅處接楊婉清入宮。
隨後,李潺將楊婉清送到清風殿武梓安處,再三叮囑,讓武梓安送楊婉清出宮回家,他自己則是尋了個給文宗皇帝請安的借口,又去看裴樂嫣了。
武梓安還有些奏章沒有整理完,楊婉清就在清風殿旁的藏書樓等他。用了將近半個時辰,武梓安才算是將堆積如山的奏章整理完,並根據輕重緩急分類、摘錄,記錄在冊。
武梓安一進藏書樓,就看見楊婉清坐在大開的窗下看書,漫天的霞光模糊了她的麵容,她放佛是在笑,又仿佛沒在笑。楊婉清看的入神,並沒有發現武梓安進來,武梓安也不出聲,就那麼立在一旁,看著霞光中的楊婉清。直到有小黃門進了藏書樓,看見武梓安,行禮,喚了聲:“武大人。”
楊婉清聞言,抬頭,將書收好,朝著武梓安綻開一個笑容,說:“武大人來了,怎麼不叫我一聲。”
武梓安麵上閃過一抹可疑的紅霞,略略有些局促,說道:“見你看的認真,不忍心打擾你。”
楊婉清笑道:“這本書中記錄了很多白居易大人的趣事,不自覺的看的入迷了。”
武梓安道:“楊姑娘也喜歡白大人?”
楊婉清笑道:“白大人的詩書都是極好的,隻是免不了才子的風流意氣,這本書的作者便盡撿了這些風流韻事來寫。”
武梓安道:“這裏麵倒有些內情,一言難盡。”
如果您覺得《風華錄——天下誰人不識君》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58/58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