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劇終人散(1 / 2)

六零七年的開年風波算是完結了。

張貨翼夫妻被張山山以行孝的名義帶回了潁川,其他張府的仆人都各自蒙生去了。

因為張家除了張山山,就隻有胡氏那兒子,府裏也就隻有一個孫少爺,事發後他就帶著自己的傻娘子走了,沒要他大伯的幫助,也沒人知道他去了那裏,可能去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日子了吧!

其他的也都是外嫁女,事發後更是給夫家拘得不能外出,她們也不願意來參合,胡氏對女兒些沒感情,她們也不見得對那個家有什麼感情。

張府算是沒了,以後幾年大興的家風是空前的好,妻妾也是界位分明。

誰也不敢像張家那樣,因為一個妾抬成的外家,再一個不規矩的兒子就弄沒了,這些都是後話。

張貨翼的事一了,楊昭是深有感觸,發一篇誥文為《小家不安,何以安天下!》。

這文是劉淼撰寫,引經論典,再是舉例說明,生情並茂,也得當官之人的認同,小家都當不好,又何安大家。

從此無論是官家還是商家,隻要有一定地位的人就開始嚴管子女,對待子女也一視同仁。

女子也可以入家堂,跟男子一起入學,有些家族古板一點的也可單獨為女子請女師。

總的來說,學識這一塊對女子放開了很多,平民家庭也可以上女子私塾,簡單掃盲的第一步是做到了。

楊昭還廣開言路,在鼓勵讀書的同時還鼓勵經商,那些作坊也得到很大的支撐,農民的賦稅也降了許多。

整個大興引得各路人才的投奔,各個鄉村的人口每年也會增長很多。

因為士農工商在大興得到了最大發展。也是最公平的,不會因為商排最後就對他們苛刻,不會因為士排前就對他們多放鬆。

楊昭的鹽業也發展得越來越好,因為大興的鹽質量好,價格公道,外麵的鹽商紛紛都擁入了大興城,這給大興又帶來了不少新的商機。

房星兒的火鍋也找了不少加盟商,別人一聽要給使用費,就直接選擇了加盟。

房星兒因此也大賺,加盟商不光要給一筆加盟培訓費,還要在她那兒訂製工具,這又可以賺一筆。

最主要的是那些店還要冠名福星高照,房星兒借此可以宣傳自己的品牌,別人也想沾沾那店名的光,兩方算是共贏。

她初略算了一下,今年她可以進入千萬富翁級!

人生如此,躺著也可以賺錢,這豈不快哉!

張翠雨跟張眉兒留在了大興,住在劉家,既跟張翠珍作伴,也方便劉恕的診治。

其實張翠雨的身子經過調理已經好了很多,但張眉兒的病就比較漫長,張翠雨不忍心丟下張眉兒一個人在大興,也隻好留在這兒。

不過半年後,劉淼奈不住張翠珍的請求,向張昭請求把李良調回了京畿處,品階上沒有變化,但實則還是升了不少,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楊昭向著劉家。

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是李良一家終於可以在一起了,不出兩月,張翠雨就傳來有了生孕的消息,可把他們一家樂壞了,連張眉兒天天都跟在張翠雨身邊摸著肚子叫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