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這件事,我是完完全全出於本心。有些事情在明星周刊上並沒有說明,所以我想在這兒澄清來源。”
“這些資料是我偷來的。”王磊露出回憶的神色。
“那個時候陳老板正在外地出差,在他回來前,這些資料已經被我交給《明星》周刊,並且《明星》周刊已經開始調查。”
“實際上,在《周刊》雜誌出爐前,他和大家一樣驚訝。大家可能不知道,陳老板從外地回來後,就一直在漫天星處理事物,壓根不知道這份資料被我拿走。”
首先咬死自己的初心,無論別人怎麼想,王磊必須咬死這一個點。
台下的記者連連點頭,仿佛他真的相信王磊的回答。
“第二個問題,請問你把這件事報道出來的目的是什麼?是打算討個公道嗎?”
這又是一個預設答案的問題。
王磊如果按照記者的思路去回答“是”與“否”,就會邁進記者設下的大坑。
如果回答是,接下來的問題就很簡單:那麼王磊你希不希望這個公道落到實處呢?
怎麼處理王磊舉報的人,自然不是王磊所能管的。可王磊隻要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有太多文章可做。
比如報道這是“項莊舞劍”,陳萬賢想要利用這件事逼死麗景;
又或者報道成王磊指責到上邊調查緩慢,隻見風聲沒有實際動作等等。
有太多太多種解讀,可以把火燒遍整個娛樂圈。
如果回答是否,那這個問題又回到第一個問題:王磊你的動機是什麼?
附近那些經驗豐富的記者都不動聲色朝這邊看了一眼。目光中帶著不屑。
這就是典型的娛記拱火手法。
他們從不怕事大,反倒希望事情鬧得越大越好。撕得越厲害,最好打起來,打得頭破血流,他們才有讀者愛看的報道可寫,他們的報紙才能暢銷。
王磊心中一緊,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漫天星的稿子當中也被反複提起。
“關於所謂的公道,這本來不是我能決定的。”他緩緩道,“我的初衷很簡單,就是讓這件事曝光出來,接下來的事情我並沒有想太多。”
王磊竟然開始裝傻充楞,一副我是新人,我不懂的模樣。
這一招讓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一旁微笑靜坐的陳萬賢和周亞男。
很明顯,這一位已經得到這些人的“指點”。
《新京報》的記者沒想到王磊竟然用這種方式回避問題,不甘問道:“那麼,事情發展到如今的形式,王磊,你有什麼的想法嗎?”
“其實我很慌。”王磊眼睛有些濕潤,“我從來沒想過這件事會這麼嚴重,我隻是單純希望大家知道這件事。”
“我最崇拜的演員,李影帝曾說:這是一個造夢的行業。我熱愛演戲,也是在他的鼓舞下才走進這個行業。”
“所以當我知道這件事後,我感到很震驚,這個光明之下,竟然還有這樣的陰影盤旋不散。”
陳萬賢忽然眯起眼,周亞男也不自覺皺起眉。
王磊說得後邊兩段自然不是稿件上有的,這是他的臨場發揮。
這樣的發揮在片場,在舞台也許可以讓觀眾大聲喝彩,而在這群狼環顧的地方,王磊這種稚嫩的臨場發揮隻會造成不可預料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