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文來看,有關於子女的教養問題這方麵。

蘇父恐怕是最沒有資格談論的了——

他硬生生地將天生抓得一副好牌的原主教養成了天真而不懂事的大小姐,並且殷切的將自己的繼子培養成了家族合格的繼承人,希冀著這位繼子將來能夠好好對待原主,替他照料大小姐後半生。

最後的結局呢?

原主直到死得時候都認為自己的父親一定是不愛自己的,甚至於,她一直覺得自己的父親是恨著自己的。

不然為什麼修改了遺囑,將她母親留下的東西全數留給了和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繼母?

大小姐她並不在乎自己能從父親這裏繼承到多少遺產。

她在乎的,曾經是和父母在一起的回憶。

可是,最後就連這些回憶,都被看不慣的繼母悉數賤賣掉。

她一邊暗恨著自己的軟弱和不爭氣,又一邊實在為父親的薄情而心寒。

在父親去世之後,她正打算出國留學,一邊接著深造,一邊也算是逃避開現實的煩心事。

但是誰知道一心討好女主的繼兄,居然因為原主糾纏過男主一段時間,強迫地將她嫁給了一個比自己要大上兩輪的男人,對方甚至還有點很是難以啟齒的怪癖……

最終,再加上對方兒子對她那赤\/裸\/裸到不加掩飾的心思,本就是金尊玉貴嬌養大的原主,終於不堪重負的自殺了。

——她的父親愛她,可愛她的方式卻並不正確,將她養得就如同溫室花朵,經不得一點風吹雨打。最後還引狼入室,生生害死了自己最愛的妻子留下來的孩子。

她的朋友們呢?

林渲的確是在原文中幫助過原主逃離開地獄,可她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太晚,等到離開之後,本就心如死灰的大小姐還是割腕自殺了。

她所謂的前男友呢?

從原主留下來的情感來看,她愛他至深,但最終,那人卻在原文中連個麵都沒露。

她甚至在小說中都找不到有關“埃利亞”這個名字的任何線索。

“蘇晴”的確是自殺的,但她之所以選擇自殺,是因為看不到一點希望。甚至於她死之後,來給她掃墓的,甚至隻有一個林渲。

蘇晴垂著眼睫,漫不經心地想道:大小姐,你的人生,過得還真是失敗呢。

“我想出去走走……”蘇晴抬眸看見了蘇父不以為然的表情,就知道對方隻是將這句話視為了原主又一次不懂事的叛逆。

錢花光了,也就回家了。在蘇父眼裏,大小姐每次的離家出走,其實就是這麼幼稚的可笑。

就好像被馴養的乖順的孔雀,即使一時有了脾氣,也不可能輕易地離開溫暖的牢籠。

但即使這樣,他還是願意花費心思來哄自己女兒高興的。

蘇父想了想,“你想去哪?要出國?還是就在國內玩玩?卡裏的錢還有嗎,沒有我再給你打,出門在外女孩子要注意安全……”

蘇晴打斷了蘇父的絮絮叮囑,她直直地看著蘇父,一字一句地說道,“我想去z市。”

咣當一聲,蘇父端在手中的茶盞打了個粉碎。

他肩線緊緊繃住,脊背僵硬,整個人像是一塊雕好的石塑。

過了良久,眼珠才好容易輕微的轉動了一下,幾乎是迫不及待地看向了蘇晴。

蘇父眼底還帶著掩飾不住的驚慌和稍許祈求,就連聲音裏都帶上了一絲顫音,“小晴……你是不是……你是不是還恨著爸爸?”

當年原主的母親,正是在z市寫生意外出了車禍,而原本應該及時趕到醫院的蘇父,卻因為一單合同而拖延了時間,最後甚至沒有見到原主的母親最後一麵。

這正是父女兩之間最大的心結。

恨嗎?蘇晴想,無論是原主還是原主的母親,都沒有真正的恨過蘇父,她們需要的不過是個理由——哪怕是個一眼就能戳穿的理由。

可直到最後,蘇父還是沒有解釋,一句都沒有。

這個男人以為解釋是逃避,他不肯逃避,卻不明白自己年幼的女兒迫切的需要一個——一個暫時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的理由。

這就是原文中,有些誇張的故事情節,也正是決定了原主性格的重要因素。

↑麵對這種她怎麼都沒法理解的神邏輯,是怎麼也繞不出來的。

好在這本來就是個小說的世界,既然這樣,就算是平時做來刻意戲劇化,甚至是有些離譜的事情,特別的觀念,應該也能被輕易的接受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