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共生死】(1 / 2)

依靠呂布的能力,以及嚴白虎係統可以清醒看到對方防禦布置的能力,其第四軍團,是僅僅隻用了一個回合,且在損失並不大的情況下,就衝破了對方的精心布置防禦陣,直達許昌。

而由於他們的速度實在是太快,就連荀,也是根本就沒有預料到,當其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哪怕是他,也是大吃一驚,心神巨震。

且,到了此時,呂布已經是兵臨城下,而荀之前對此是毫無防備,他從沒想過,居然會有部隊,能夠如此輕易的靠近許昌。

在這樣的情況下,想要抵擋住呂布的攻城,荀就不得不從正麵戰場上調集部隊,回來防守,但也必須要說,他可是沒有係統的,那就不可能像嚴白虎一樣,可以隨時,並準確的控製自己的部隊。

也因此,如果他是想要盡快讓前線的部隊回防,就隻能是就近挑選,也就無法兼顧到正麵的防線。

這就是說,一旦荀這麼做,那麼,其正麵防線,就可能會出現漏洞。

而在兵力本身就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萬一要是被嚴白虎抓住機會的話,其許昌城,可就保不住了。

當然,這還隻是荀的想法,可事實上,隻要是對方出現了失誤,時刻關注戰場局勢的嚴白虎,是不可能會錯過機會的。

但是,很可惜,最終,荀還是選擇了求穩,寧願放任呂布等人攻城,也不願讓正麵防線出現問題。

而這樣的抉擇,顯然是非常正確的,畢竟,呂布所率領的軍團,都是騎兵,是並不擅長於攻城,且許昌的城牆,是經過多次的修繕,耐久度也是完好,哪裏是那麼容易就被攻破的?

可嚴白虎就會那麼傻麼,在明明知道無法在短時內攻破許昌城池的情況下,還會選擇攻城?

這顯然是不會的,此時此刻,嚴白虎的思維,可是清晰的很,他的最終目標,可也不是攻占許昌,而是要迫使曹操回防,讓其放棄攻打雍州、涼州。

隻有在這一目標實在是無法達成的情況下,他才會選擇攻占許昌。

因此,在發現荀居然是對呂布等人不管不顧之後,嚴白虎也很快就反應過來,明白了荀的打算。

隨即,嚴白虎也是果斷的做出決策,讓呂布、張遼等人,根本就不用去管許昌城,而是直接從其後方,殺向了正麵戰場。

毫無疑問的是,呂布率領五萬騎兵,突然殺入,是打了徐晃、李典等人一個措手不及,致其損失慘重。

在這個時候,實際上,荀已經是有些絕望了,或者說,他是已經預感到,自己恐怕是無法守住許昌城了。

而在洞悉了這一情況之後,荀的決定,也是非常的決絕,那就是,死守許昌,關鍵的是,他是不準備向曹操求救!

實際上,在當初謀劃的時候,荀和郭嘉,這兩位天才級的謀士,便是曾經說到過這個問題,而他們的選擇,都是一致的,就是死守許昌,拖延時間。

其目的麼,說到底,就是因為,他們兩人都是覺得,相比於許昌來說,雍涼二州,才是爭奪天下的根基所在。

並且,他們也是知道,對於許昌,曹操是有感情的,一旦將這個消息告訴他,他就很可能會選擇放棄攻伐雍涼二州,轉而回援。

更何況,哪怕是為了荀,曹操也絕對不會放棄許昌。

當然了,在當時的情況下,荀和郭嘉,都是以一種開玩笑的方式在討論這一件事情,因為他們都不認為此事會發生,或者說,其發生的概率是太低了。

可顯然的,他們是低估了嚴白虎的能力。

那在荀刻意隱瞞的情況下,身處戰局中的徐晃等人,一時半會兒可就無法清晰的判斷出準確的形勢了,自然也是不會想到,要向曹操求援。

而哪怕是之後得知了這件事,以徐晃、李典等人脾性,以及對曹操的忠誠度,應該也是不會貪生怕死的。

但不管怎麼說,在荀做出死守許昌的決定之後,其雙方的戰局,又是陷入了一個相對平緩的時期,雙方就是硬拚實力,再沒有什麼花哨的動作。

在這個過程中,值得一提的,大概還有兩件事。

第一件事,那就是,孫堅也果然是如嚴白虎當初所預測的那般,在攻占新野城之後,是順勢就對襄陽城發動了進攻,並且,其攻伐的規模,比嚴白虎想象的要大得多。

可以說,這一次,孫堅是把他所有能用的兵力,都用在了攻伐襄陽上,包括其柴桑、江夏,以及廬江,都是紛紛率領部隊出征。

看來,孫堅也是要開始搏命了,死活都要打下襄陽城。